电脑系统审计,电脑系统审计怎么做

计算机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在应用AO审计系统审计时,总结出的针对被审计单位某类业务的审计技能、方法等,是审计人员在实践中成功运用计算机开展审计积累下来的重要经验方法和典型案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推广性。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AO系统广泛运用在了医院、学校、企业、社保、金融等等各个审计领域,为日常审计工作发挥了极大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审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结合审计工作实践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笔者认为在撰写好一篇计算机审计方法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控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巧谋划,抓重点

 计算机审计方法是对审计项目的经验总结,撰写工作一般在审计项目后期进行,因此计算机审计方法不可能孤立于审计项目而单独存在。那么,审计机关在年初安排计划项目时,就要有意识地选取会计电算化程度较好的项目,尤其要注重选取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高、有大量电子业务数据可利用的项目。这样,在撰写时就有规范的财务数据和大量的业务数据可用,为计算机审计方法的撰写提供了必备的良好素材。在审计过程中,将查出问题的审计思路整理好、编写的SQL语句和查询结果保存好、所需的数据规划好,为撰写审计方法做好充足准备。

 一是熟悉流程,确定审计重点。了解业务流程是确定审计重点的前提,只有熟悉了解了业务流程才能找出业务的关键点,明确了关键点即确定了审计重点。例如:我们2012年在做就业专项资金审计项目时,首先详细了解就业专项资金筹集及使用范围,资金拨付办法及程序等情况,根据资金流量和调查了解实际情况,确定2012年度公安县就业专项资金的审计重点是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主要是审核补贴资金使用范围的合规性及程序的规范性。

 二是结合审计目标,多方采集数据。审计重点确定以后,就需要我们结合审计目标,多方收集资料,采集财务、业务数据,为开展数据分析奠定基础。就业专项资金审计我们就采集了专项资金收支财务数据,职业培训补贴驾驶员培训及公安县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在职人员信息等业务数据。

 三是集思广益,清理分析数据。做任何事都不可闭门造车,高质量的计算机审计方法同样也不可能只由一人独立完成。为了写出好的方法,就需要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掌握最新的政策法规、有丰富的经验切入审计重点事项、有将审计思路转化为计算机语言的'能力、有熟练的计算机人员进行电子数据操作等。因此,团队合作非常关键,解决掉各自的难点所在就可取长补短,经过互相探讨并总结提炼,整理采集的数据,集思广益,分析数据、然后发现疑点、查出问题,在审计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整理、完善审计思路,将编写的查询语句及查询结果保存好以保证优质计算机审计方法的产生。

 二、撰写阶段,定目标,理思路

 撰写审计方法时,不仅需要严格按照审计署要求的格式撰写,还要求方法的目标功能明确,思路清晰,内容丰富,流程图规范,方法语言准确等,这就需要我们做“用心的人”,用心去撰写审计方法,不要敷衍了事。

 一是定目标,法律法规为依据。审计人员查出问题、处理处罚及审计评价都是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政策、标准等方面的规定为依据。例如:职业培训补贴资金使用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中,我们依据《湖北省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十条“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的人员范围包括: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的规定,审查是否存在扩大范围,将非“四类人员”纳入补贴范围的问题。

 二是理思路,语句流程当助手。审计思路是一个方法的核心,要求文字组织条理、表述清晰、层次分明。在整理审计思路、描述分析步骤时,我们应结合流程图编写查询语句,通过流程图,我们的审计思路变得清晰明了,编写语句也就变得简单了。

 三是重规范,实务公告做模板。《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征集计算机审计方法的通知》对方法语言、流程图、数据字典等做了明确要求,方法语言要严格按照《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13号》的要求编写,流程图要严格按照《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12号》的要求编制,审计事项的填写,必须按照《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审计事项数据字典(试行)的通知》,同时标明所属的专业审计和业务分类。

 三、上报阶段,守规范,求准确

 《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征集计算机审计方法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方法报送电子资料的内容和格式,这就要求我们整理上报资料时做细心的人,不要缺项、漏项,要特别关注四点:一是数据大小适中。提交的电子数据要包含审计方法所需要的数据表,能满足审计方法的验证即可,数据包大小不宜超过100M;二是方法准确运行。方法语言包能顺利导入AO系统,且运行时不出现错误;三是引用法规准确。对审计评价、发现问题的适用法律法规条款要准确无误,还要写清六个要素(法规名称、发文文号、法规条目、生效日期、失效日期、适用范围);四是延伸建议恰当。延伸建议是指审计方法执行后,根据执行结果提出对该审计事项的客观评价、对发现问题的疑点描述、对延伸审计分析或取证分析的建议。

 综上所述,只要在撰写计算机审计方法之初做到了准备充分、抓住重点,而且选题得当、掌握要领,并在实际撰写中做到思路清晰、分工协作,严格参照实务公告,那么,撰写工作就一定会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得到创新,促进审计工作在质量上不断提高,利用信息化技术展现出审计事业的新亮点。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审计手段已经由传统的手工查帐审计逐渐向计算机审计过渡。计算机审计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加以规范,同时,计算机审计的开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审计规范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级审计机关执法到位、执法规范、依法行政。其作用突出体现在:

(一)实现审计管理规范化。计算机审计管理软件的采用使审计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上下级审计机关传递管理信息主要依靠红头文件等纸性材料,现在变成了传送电子数据包。上级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审计管理软件,科学地进行审计分工,划定审计权责,利用电子数据包调控下级的工作;下级审计机关也可以在统一的计算机系统内,利用软件的各项特定功能规范有序地进行审计管理工作。如,审计署外资司开发的外资审计管理平台为此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目前,已实现了外资项目管理全程电子化,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均可在联网的外资审计管理平台上,完成外资项目立项、审计授权、计划统计、档案管理等日常工作。这种由计算机技术带来的现代审计管理模式,使审计管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范和有序,亦可提高工作效率。

(二)保证审计作业规范化。审计指南是审计经验的结晶,贯彻审计指南是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成果,规范审计行为,促进依法行政的有效方法。将审计指南纳入计算机审计系统,利用软件提供的导向作用,审计人员能够较快地编制规范的审计程序,并在实施时,规范地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如,全国外资审计部门使用的审计作业平台(署外资司开发)内置了电子化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审计操作指南》,使审计人员能够结合实际,据之编制审计方案,并按审计指南的规程科学规范地实施审计。

(三)促进审计文档规范化。审计过程形成的各类审计文书数量较大,种类繁多。利用计算机系统将这些常用的审计方案、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文书制成标准化的模板,形成审计文书模板库。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可以结合实际调用模板编制文书,既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又保证了全部审计文档标准一致,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四)便于审计质量监督规范化。现代计算机技术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软件系统提供的操作权限控制功能,在各审计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如针对审计工作底稿,可在审计人员编制、主审复核、部门负责人审定等各环节设立控制点,在计算机系统内使未履行各步复核程序的底稿,无法进入审计报告编制环节。各级领导可以按照系统预先设定的不同权限,在不影响具体审计人员操作的基础上,对其工作实行适时监控。上机操作日志,则记录下了审计人员的作业痕迹,有利于审计责任的跟踪检查,计算机审计使审计质量监督更加规范有效。

(五)提高审计结果的层次。国家审计作为高层次综合的经济监督部门,审计内容已由传统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向经济责任审计、效益审计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这些新兴各类审计中,需要对被审单位各个历史阶段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以评估管理者经济责任,分析企业或项目的经济效益。需要在宏观层面上对整个行业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以揭示其宏观经济运行及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采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使我们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精心制定统计指标体系,然后制成审计单项统计软件发给各审计小组收集数据,从计算机系统的角度保证了数据一致性、完整性。如署金融司几年来在组织全国金融审计中,一直是审前下发统一的审计单项统计软件,收到了较好效果。各审计小组收集到的原始数据上传汇总后,可以采用计算机中的多种数据挖掘技术,高效能、规范化地进行审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