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国后,刘伯承元帅曾点名要哪10位开国上将学打仗?

2.中国最近代史上都有哪些伟大的科学家

3.中国近代史上的大科学家有哪些?他们的简介呢?

4.谁有南拳妈妈新人KAY-周鸿伟的资料

建国后,刘伯承元帅曾点名要哪10位开国上将学打仗?

张震电脑壁纸-张震讲电脑系统

资料图:1947年,刘伯承在为指战员作报告。   1951年1月,中国人民 *** 最高学府———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相继设立了高级速成系、上级速成系、基本系、情报系、海军系、空军系。而设立培养高级将领的战役系,更是院长兼政治委员刘伯承关注的大事。1955年9月,人民军队第一次评授军衔时,战役系52名学员都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出现了军事学院战役系「 ”成为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将军系’”的盛况。 「 ”将军系”名符其实 1954年1月15日,刘伯承在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长篇发言。在这次会议上,刘伯承具体介绍了军事学院举办战役系的设想,招收学员30到60人,主要学习政治、战略、战役、我军战史和苏军战史等内容,培养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人才。发言中,他诚恳地点出了杨得志、张爱萍、萧克、萧华、邓华、李达、叶飞等10个人的名字,希望他们都能来战役系学习。他还呼吁说:「 ”希望年壮的将领有机会来和我们一道学习。我虽年纪大一点,但仍愿意同诸位年壮的同志一起学习。”这年7月,刘伯承和学院领导陈伯钧、钟期光等又联名向中央写报告提出:「 ”学院党委曾向军事系统高干会议提出,在军队改装备、各级学校成立之后,建议开办战役系,加强高级将领的训练,第一期学员名额,拟宜适应国防工作最低的要求,至少为30至40名兵团及其以上高级将领。” 中央迅速批准了他们的报告,从全军各大单位选调52名高级干部进入战役系学习。能够进入战役系学习的,都是人民军队大名鼎鼎的精英,他们包括杨得志、陈锡联、韩先楚、刘震、李天佑、张震、杜义德、吴克华、张祖谅、陈先瑞、秦基伟、曾思玉、廖汉生等人。 提着马扎,背着图囊 战役系学员的年龄,多在40至50岁之间,都是军职以上干部,经历了长期革命战争的锻炼和考验,有着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和较高的政治素质,也善于独立思考,不少人是我军赫赫有名的战将。不足之处,是文化水平还比较低,缺乏系统的军事理论学习,对现代军事科学知识知之不多。张震曾回忆说:「 ”就我自己而言,以前从未系统学习过。连年征战,很少能坐下来认真读书。1937年到抗大学习,也仅是几个月的短期培训。年逾不惑之际,能暂时离开繁重的工作岗位,专门拿出3年的时间系统学习军事理论,特别是有周密的教学,有优秀的教员教授,机会十分难得。因此,对这次学习,我倍加珍惜。” 对战役系学员,军事学院在生活上给予了特别的关照。由于他们的学习时间比较长,学员的职务比较高,年龄也相对大一些,因此允许学员带家属,均安排住在南京宁海路一带,每家一幢房子。学员驻地离院部较远,所以学院干脆就在宁海路附近找了一幢房子,即解放前 *** 为美国特使马歇尔的随员准备的办公用房,作为学员的课堂。后来,还盖了一间简易大教室。 学院对学员在思想上、学习上的要求,却是相当严格的。刘伯承曾多次强调:「 ”唯其是高级干部,更应加强领导。对他们放松了,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相因成习,积重难返。我们对他们的最大照顾,是保障他们能学到东西。”在照顾学员很快安好家后,他就按照打仗的要求来严格规范学员的行动。有一件事,给张震留下的印象很深,并被写入了他的回忆录。刚入校时,学员坐的是皮沙发凳子。刘院长看到后说:「 ”当学生的,就是要坐硬凳子, *** 那么娇贵呀?”他还引用「 ”慈不掌兵”的古语,来说明这个道理。此后,学员就都换成了硬凳子。外出作业时,学员都提着马扎,背着图囊。 战役系第一年为预科,总训练时间为1200小时,其中1000小时用于补习文化(共设4门,即语文、数学、理化常识和地理),目的在于「 ”提高学员文化水平,为升入正科,学习现代化军事科学与政治理论打开门径”。这也是刘伯承的一贯思想,他多次强调:高级将领的文化学习特别重要。我们工农出身的同志,如果只是政治、经济上带头翻身,而文化上不接着翻身,那就不能掌握科学,不能以军事科学来保卫国防,就是非常不完全的。 当时规定,不需补习文化者,可以不参加预科学习。所以,战役系第一年只有30多人入学。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刘院长主张因人施教,把学员分别编为甲、乙、丙3个学习组:甲组入学时为初中三年级的语文、初中一年级的数学,乙组为初中一二年级的语文、小学五六年级的数学,丙组为小学五六年级的语文和三四年级的数学。甲组层次较高,要求结业时能够达到高中三年级语文和高中一年级数学的水平。 牢记自己现在是学员 1955年9月1日,战役系学员全部转入两年的正科学习。学员重新编为4个学习组。第一组组长陈锡联,第二组组长廖汉生,第三组组长谭希林,第四组组长是张震。班主任由杨得志兼任。后来,院部又派孙继先为副主任。他俩既是领导,又是学员。另外,还有专职协理员桑子祯。 刘伯承亲自抓训练的制订,他要求学员在深入研究苏联军事科学和 *** 军事著作的基础上,深入研讨战役法,研究战役中各兵种的使用问题。所设课程,是紧紧围绕「 ”以培养成熟的战役指挥员为目的”来安排。政治课,有哲学、政治经济学、 *** 党史等;军事课,有军兵种知识和集团军、方面军战役理论等,内容十分丰富,科目种类不少。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教员们的讲授,学员们感觉收获很大。对此,张震有切身体会:「 ”自己觉得以往的一些零碎的经验更加系统了,过去尚不熟悉的东西得到了补充。比如,我们过去打仗,主要靠步兵和一定数量的炮兵,在战役指挥上多是研究步炮协同问题,到了,我们才从敌人手里缴获了少量的坦克、装甲车,并着手组建海、空军。因此,对诸军兵种合同作战的经验比较缺乏,理论上也不够系统。这次,我们不仅学习了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等兵种的运用,还学习了航空兵等军种的运用。特别是着眼现代战争的需要,研究现代条件下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攻防战役及其组织指挥,研究陆海空三军合同作战,以及研究如何防原子、防化学武器的袭击等。许多都是新东西,所以学起来感到很新鲜,也很有收获。” 对于战役系学员来讲,如何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尊师重道,处理好学员与教员的关系,也是他们曾经遇到的问题。教员们的军衔,大大低于这些学员。按照内务条令,军衔低的军官见到军衔高的要主动敬礼。而按学院规定,应是学员先给教员敬礼。这就产生了「 ”矛盾”,究竟如何处理?针对这一情况,系党支部专门开会研究,提出要按照刘伯承倡导的「 ”尊师重道”的要求,放下将军的架子,牢记自己现在是学员,不是首长。面对教员,不管其是校官还是尉官,都是学员的老师。每次上课,值班员都要向教员敬礼、报告。 1957年6月下旬,战役系进行了毕业考试,军事学院战役系52名学员毕业考试及格,准予毕业。战役系的学习,对将军学员们影响深远,张震回忆说:「 ”军事学院的学习,是个加油站,也是个新起点,为尔后的工作,打下了更为扎实的基础。”人民政协报

中国最近代史上都有哪些伟大的科学家

1、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从1927年起在国内外发表数学论文160余篇,出版了10多部专著,他创立了国际公认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学派;他对“K展空间”几何学和射影曲线的研究。

2、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4年8月26日),名启荣,字致本,生于福建闽侯,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

3、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4、黄祯祥,1910-1987,1910年2月10日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毕生致力于医学学研究及人才培养,在世界上首创体外培养新技术,为世界学界所公认,为现代学奠定了基础。

对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等性传染病的病原、流行规律、免疫诊断、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了疫苗研制等多方面工作,为我国的性传染病的控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5、张青莲(1908.7.31-2006.12.14)江苏常熟人,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辅仁、清华、北大等大学教授,中国质谱学会首届理事长。

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对同位素化学造诣尤深,是中国稳定同位素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对中国重水和锂同位素的开发和生产起过重要作用。晚年从事同位素质谱法测定原子量的研究,1991年测得的铟原子量114.818士0.003,已被国际用为新标准。作品有《重水之研究》论文集、《无机化学丛书》等。

百度百科-科学家

百度百科-苏步青

百度百科-竺可桢

中国近代史上的大科学家有哪些?他们的简介呢?

梁守槃(1916年4月13日~2009年9月5日),福建福州人,导弹总体和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重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33年(17岁),受当时“科学救国”、“工程救国”热潮影响,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组,从此走上“航空救国”之路。1938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193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45年到杭州浙江大学航空系任教授;1949年任浙江大学航空系系主任。中国导弹之初,梁守槃被任命为总体设计师,于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弹道导弹发射成功,从而揭开了中国导弹事业的序幕。闯过了航天事业初创时期一系列技术难关。1956年梁守槃(40岁),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守槃成为首批科技工作者,为“两弹一星”工程正式奠基。主持和组织研制成功亚音速、超音速、小型固体三个系列岸对舰、舰对舰、空对舰多种海防导弹,C801超音速固体反舰导弹,低空超音速反舰导弹c101,东风一号,东风2号导弹,鹰击8号等一糸列导弹。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美国国际空间大学创办者协会初始会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获国家科委一等功、部一等功等荣誉。获一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中国一糸列导弹从梁守槃开始。他不是两弹一星成员,但他是两弹一星的奠基者。破除万难为航天事业初创奠定基础,一生共获两次一等功勋,纯金功勋,闪闪发光,可见他在导弹和航天居功厥伟。

沈元(1916.4.28-2004.5.30)福建福州人,空气动力学家和航空工程学家,中国航空航天高等教育事业开拓者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院士。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1年,清华大学成立航空工程学院,沈元被任命为院长。1952年,中国将8个大学的航空系合并成立北京航空学院,沈元参加组建工作并任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在培养航空航天科技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有卓越建树。在北京航空学院的筹建、办学方针确定、专业设置、教学制订、师资及实验条件建设、科研教学组织领导以及计算机在航空航天中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6年,他参与制定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预见到宇航事业和火箭、导弹工业需要人才的紧迫性,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创建了火箭、导弹等方面的一整套新专业,这些专业的许多毕业生如今已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栋梁之才。他率领全校师生在北航自行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中型超声速风洞,在教学和科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年轻型旅客机、探空火箭、无人驾驶飞机等型号的研制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沈元早年在福州英华中学任教,其间教过的学生中有后来成为著名数学家的陈景润,他是陈景润开始对“哥德巴赫猜想”产生浓厚兴趣的启蒙老师。60年来他一直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他从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实际及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获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荣誉奖,获航空航天工业部劳动模范称号荣誉奖,获从事高校科技工作40年成绩显著”荣誉证书,获1993年世界杰出知识分子”荣誉称号及金质证章。北航高等理工学院也叫“沈元荣誉学院。北航最高荣誉奖叫“沈元奖章” 。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4年8月26日),生于福建闽侯(今福州),科学家,化学家,赴美留学,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1921年获博士学位。被选入美国最高荣誉sigmaxi科学会会员。他一生共获20多项荣誉。誉满国际化学工业界,英国学会聘他为名誉会员,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也先后聘他为荣誉会员。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中国化学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高士其(1905年11月—1988年12月19日,原名高仕錤,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鳌峰坊人,改名高士其,弃仕途旁和金钱旁不要,立志不做官,不爱钱,以科学家造福中国。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30年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在中国极度需要科普的时候,为中国创作了400多篇科普论文,中国为记念他的贡献,把国际的一颗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科学家,化学家。细菌和学家的中国化学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高鲁(1877~1947)中国天文学家。字曙青,号叔钦。福建福州长乐人。1905年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留学,后来获该校工科博士学位。1909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1911年回国报效中国。中国近代天文学奠基人之一。中国天文学会创始人。创造发明了天璇式中文打字机,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示并获奖。天文学家李元先生在一篇追念高鲁的文章中曾建议,我国第一座天馆(即天文馆)应命名为“高鲁天馆”,以纪念这位我国近代天文界中不朽的伟大人物。对祖国近代天文尤其是科普的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为了记念他的功绩,把国际上的一颗星命名为高鲁星。中国天文学一代宗师。高鲁集中西观象学术之大成,对当时中国的科普以及他的天文知识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张钰哲(1902.2.16-1986.7.21),福州闽侯人,(1923年),1926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天文系。留在该校叶凯士天文台做纬度测定工作。 [随后在叶凯士天文台 观测研究工作。1929年,以论文《关于双星轨道极轴指向在空间的分布》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 同年,张钰哲归回报效祖国。誉满国际天文学界,国际天文学界为了纪念他,将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1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新星命名为“张钰哲星。可见他在国际天文学界的地位之崇高。中国天文学的最高奖—张钰哲奖,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中国近代和现代天文学家,科学研究涉及小行星、彗星、日食、恒星天文、航天和中国天文学史等方面, 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林几(18~1951),18年12月20日出生于福建福州一书香世家。1918年考入北平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医学院前身。1924年由校方派往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医学院学习两年,专攻法医学,后又在柏林大学医学院法医研究所深造两年。1928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创建了法医学科和法医研究所。创办《法医月刊》;建立“法医学研究会。在医学院创建了法医学科和法医研究所,增设病理、物证、人证、化验等研究室,添设所用的仪器设备,为培养法医人才、接受检案和法医研究工作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他编审法医学教材,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法医检验人才。他为医本科学生或者将从事司、检、法工作的学生上法医课时,编著出版了不同要求的法医学教材。如《医师用简明法医学》、《法官用法医学讲义》、《犯罪侦察学》、《犯罪心理学》等。他主要论文有“二十年来法医学之进步”、“最近法医学界鉴定法之进步”、“疑案鉴定实例”、“法医学史”等40多篇,分别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北平医刊》、《法医月刊》等杂志上。中国近代和现代法医学创始人,法医科学奠基人。

萨本栋(1902年7月24日—1949年1月31日),字亚栋,福州闽侯县人,物理学家、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24年,从斯坦福大学毕业,获得工学士学位,之后进入麻省伍斯特理工学院。同年,从伍斯特理工学院毕业,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旋即转习物理。1927年,从伍斯特理工学院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应聘为伍斯特理工学院研究助理及西屋电机制造公司工程师。1935年9月,应邀为美国俄亥俄大学电机工程系客座教授。在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学报上发表了论文《应用于三相电路的并矢代数》,引起国际电工理论界的强烈反响,被认为是开拓了电机工程的一个新研究领域。获得美国的“1937年度理论和研究最佳荣誉奖。用英文撰写成专著,被誉为物理学、电机学巨著。开创了中国科学家编写的自然科学专著被外国人用为教材的先例。1937年3月放弃高薪厚禄,回国报效中国。他以非凡学识、才智,高尚修养为中国教育贡献巨大。并获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第一次荣誉奖章。中国物理学开拓者,中国物理学家一代宗师,物理电子学新领域的双奠基人。

吴宪(1893-1959),福建福州人。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12年赴美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造船工程,后改习化学,1916年获理学士学位后留校任助教;1917年被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录取为研究生;1919 年获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任教;1946年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院长兼营养研究所所长。吴宪一生发表研究论文l63篇,专著3种。他开拓的领域主要包括:临床生物化学、气体与电解质的平衡、蛋白质化学、免疫化学、营养学以及氨基酸代谢等方面,此外,还涉及到性激素、抗生育等方面。美国学者里尔顿·安德森(J·Reardon-Anderson)将他誉为“中国化学的巨人”,并评价道:“毫无疑问,吴宪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最伟大的化学家,或者说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他在1919年发表他的第一项研究时,在中国还没有任何一类的化学研究。他在国际上,是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美国化学会会员、美国生物化学家协会会员、美国实验生物学和医学会会员、荷兰《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顾问委员、原德国自然科学院名誉院士、美国亚拉巴马州科学院院士、美国自然科学荣誉学会(Sigma Xi Society)会员,以及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营养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48-1949年)和热能需要量委员会委员(1949-1950年)。他的名字被收入《国际医学名人录》(International Who's Who in World Medicine)、《美国科学名人录》(American Men of Science,第九版)、《中国名人录》(Who's Who in China)、以及《科学家传记大辞典》(Dictionaryof Scientific Biography)等书。他开拓的《一种血液分析系统》引发了一场血液化学方面的革命。吴宪对于国际生物化学和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卓著,并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崇高声望和在中国科学界的地位。生物化学界一代巨人。

蒋丙然,(1883年~1966年),原名幼聪,字右沧,福建闽侯人。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开创者、中国气象学会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天文学家,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和现代气象事业奠基人,中国气象学会创建人之一。为我国近代和现代天文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我国天文界步入国际合作的创举。并且是我国地震、地磁研究开创者。1908年震旦大学毕业后赴比利时留学,并获比利时双卜罗大学农业气象学博士学位。他是我国最早派出学农的留学生之一。1912年11月,蒋丙然学成回国后,应中央观象台台长高鲁之邀,到北京中央观象台任技正、气象科科长,并兼航空署气象科代理科长。还在参谋总部航空学校(北京南苑航空学校)、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讲授气象学。1913年7月气象科正式开展工作,从此中国的气象事业正式起步,正如蒋丙然所说:“气象一名词,亦于此时在中国开一新纪元”。并为我国海洋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海洋研究的奠基人。他是国际天文联合会会员,意大利气象学会名誉副会长。

陈俊武,1927年3月出生于北京,原籍福建福州长乐区,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工系。石油炼制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石化,石油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1949年,先后担任石油工程装置设计师、工厂设计师、总工程师,石油工业部炼油技术攻关组专业组长等职。1982年,担任中国石化总公司催化裂化技术攻关组组长,组织科研、设计、炼油等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攻关,开发了国家“六五”攻关重点项目“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陈俊武为中国石油化工事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陈俊武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攻坚克难,急国家之所急;矢志创新,与国家共奋进,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使命担当。陈俊武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敢为人先、勇于登攀,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陈俊武的典型事迹树立了不忘初心、科技报国的典范。新时代奋斗者都应像陈俊武那样,以关爱之心对人,以无私之心对事,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用信仰的力量、担当的力量、奋斗的力量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之力。为中国开创了石油炼制、煤化工领域的多个世界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时代楷模”荣誉奖。最美奋斗者奖。

萧光琰(1920—1968),中国物理化学家;福建福州人;一九四二年五月,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坡蒙那大学化学系。一九四五年十二月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曾专攻物理化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一九四六年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助理研究员。一九四七年任芝加哥大学冶金研究所研究员、一九四七年八月任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化学师。他在美国时,连得过四枚金质奖章。回国后,把石油科学带到中国,从事的“页岩油催化裂化及其氮中毒的机理研究”和“电子酸性催化剂研究”,在应用的基础理论方面,都有了进展和突破。“页岩油催化裂化”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探求以页岩油为原料,制取优质油(包括机油)的途径。开展硅酸铝裂化催化剂的研究,为石油和催化科学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填补了中国的空白。中国石油化学领域开拓者,石油化学领域奠基人。一个被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科学巨人,他才是那个真正改变国家之一的人物,填补了中国石油方方面面科学的空白。

张震寰(1915年10月21日—1994年3月23日)籍贯福建福州闽侯县,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1961年晋升少将。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中国红星功勋荣誉章(一级)。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原主任。1982年成功研制“”亿次计算机,填补了中国计算机的空白,为国家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极大贡献。组织并指挥了我国第一颗爆炸试验和首次空爆试验,组织指挥了“两弹”结合试验,为发展我国核武器技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指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为争取国防尖端技术的新突破,组织领导了远洋测量船队的组建和洲际导弹、潜地导弹、通信卫星的研制试验。主管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国防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重要武器装备系统、项目及武器战术技术论证工作。张震寰还主编了《中华气功大典》。他还是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体科学会理事长。由他全面负责组织和指挥的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巨型机的国家之一。他主管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国防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重要武器装备系统、项目及武器战术技术论证工作,为加强国防科技事业决策的科学化、现代化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中国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王绶琯,1923年1月15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科普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名誉台长 。王绶琯是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开创了中国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对提高中国授时讯号精度、推动天体测量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负责成功地研制出多种射电天文设备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1955年,王绶琯奉命接受了国家急需的“提高时号精确度”的紧急任务,在二年时间里完成了这一任务,同时也为打下时间、纬度等基本天体测量研究的基础创造了条件。当时引进的光电中星仪及超人差棱镜等高仪技术还为尔后中国发展的光电等高仪起了先导作用 。1966年以来,王绶琯负责成功地研制出了米波16面天线射电干涉仪、分米波复合射电干涉仪、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系统等重要射电天文观测设备,并在相应的观测研究中取得多项创见性成果。20世纪90年代,王绶琯与苏定强等一道提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初步方案,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大型科学工程项目 。中国为了记念他,于1993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向王绶琯颁布小行星命名书:谨以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17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 。

陈可忠先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人,生于民前十三(1898)年十月廿五日。1924年获耶鲁大学学士学位,次年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曾任国立编译馆馆长、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理学院院长。1932年8月4日,中国化学会宣告正式成立,陈可忠当选为理事之一,又被推为会刊《中国化学会会志》的编辑之一。中国化学会是我国成立较早、影响较大的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之一,中国化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化学事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1926年9月,陈可忠由美国完成学业回国,在理学院化学系讲授有机化学。陈可忠在校内极力倡导树立研究风气,最早申请开辟了教授专用实验室,长日留校从事教学实验。1932年国立编译馆成立,陈可忠任自然组主任兼专任编审。从1932年国立编译馆成立至1948年,陈可忠长期任职于国立编译馆,其间执掌国立编译馆达十二年之久。国立编译馆各项工作中最可称道的是其对科学术语译名统一的领导与推动。随着各学科文献翻译量的增多,许多有识之士很早就认识到译名统一的重要性:“译述之事,定名为难。而在科学,新名尤多。名词不定,则科学无所依倚而立。”(《科学》发刊词,1915年)早期的译名统一工作主要由个别学者或学术团体进行,国立编译馆成立后,在编订、统一、推广译名上具有了性,编译馆制定了详尽的编订译名,成立译名委员会各学科组,与各民间学会、协会密切合作,先后不同程度地完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80个学科领域的译名审定统一工作。统一公布的名词,由编译馆正式出版付印为图书的有《化学命名原则》、《药学名词》、《天文学名词》、《物理学名词》、《矿物学名词》、《细菌学免疫学名词》、《数学名词》及《社会学名词》、《经济学名词》等20余种。这些工作在翻译传播外国先进科学知识和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时审定公布的许多科学译名一直沿用至今。自然科学领域统一译名的巨人,中国最伟大的自然科学译名编审者。中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发展必不可缺的倚靠。赋予新中文无可估量的价值,让身怀中文的学者能站在世界竞争之颠。

李俨(1892-1963),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史学家、中西数学家,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专家,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李俨在中国数学史研究领域内,是当之无愧的学科奠基人。1912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科学习,与茅以升是同窗契友。他以大量的史料搜集工作为基础,对中国古代数学史作了大量研究,著作甚丰,是该项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通过国内外的函授教育自修完了土木工程和数学等大专课程;同时开始了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工作。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珍本与手稿本图书馆的资料,在1915—1917年间,即当李俨刚刚开始中国数学史研究工作不久,他曾与著名的数学史家D.E.史密斯(Smith)多次通信,草拟提纲,书名为《中国数学史》,再由当时正在美留学的茅以升译成英文转交史密斯。但这一编写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未能实现。此后,1917年发表了《中国数学史余录》,1919年又发表了《中国数学源流考略。一生前后共发表了论文百余篇,专著十余种。可以说,李俨在中国数学史研究领域内是当之无愧的学科奠基人。本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李俨编写《中算史论丛》1—4集(商务印书馆,1933、1935、1947)。到《中算史论丛》最后编定,前后历经30余年,可称为是他毕生的得力之作。其中包括分数论、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定理(勾股定理)研究、平方零约术、大衍求一术、纵横图、帕斯卡(Pascal)三角形(贾宪三角形)研究、方程论、级数论各篇。中算史新资料的发现,以及明代算书志、清代中算著述集录等。明清时期传入的西算以及中算家关于对数、三角术、割圆术、圆锥曲线等方面的研究。编写《微积分学初步》(1936年)《中国数学大纲》上、下册(1958年,《中国古代数学史料》,《近世几何学初编》。开创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局面。

田昭武,1927年6月28日出生于福建福州,物理化学家,中国电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 。田昭武主要从事电化学研究,重视与数理及其他化学学科的结合,研究领域包括光电化学、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三维微加工技术、芯片生化实验研究、谱学电化学和量子电化学等 。1949年,开始独立主讲《物理化学》和《物质结构》两门主干课。他还承担国家部委委托厦门大学举办的全国性电化学培训班、研讨班担任主讲 。田昭武提出多孔电极极化的“特征电流”概念和“不平整液膜”模型,创立电极绝对等效电路的新解法和测量电极瞬间阻抗的选相调辉技术。设计和推广多种电化学技术和仪器,如新一代的离子色谱抑制器、微区腐蚀测量系统和中国国内第一台电化学综合测试仪等。在化学电源、金属腐蚀和电化学分析方面,都有结合生产实际的研究成果] 。截至2014年11月,田昭武先后获得国际发明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共35项,其中作为第一发明人的专利为16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以及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共七项。

王世真(1916年3月7日一2016年5月27日):福建福州人, 生物化学家、核医学家,中国核医学事业的创始人。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历任美国爱荷华大学放射性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核医学中心主任,放射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核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从1940年代开始,王世真对甲状腺素做了大量系统性的研究工作。1950年和1951年,他首先发表了两类甲状腺素类似物的结构。其中一类具有拟甲状腺素的活性,另一类具有抗甲状腺素的作用。他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改造,并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他的这些工作在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他发表了两类甲状腺素类似物的结构。其中一类具有拟甲状腺素的活性,另一类具有抗甲状腺素的作用。他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改造,并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他的这些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1956年在卫生部领导下,他创办中国第一个同位素应用训练班,第一批核医学骨干从这里走向全国。在中国创建了同位素标记物合成、液闪测量、放免分析、医用活化分析、稳定核素医学应用,放免显像等技术;他在甲状腺激素(TH)的系统研究中,解开了TH作用机制的一些不解之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在异军突起的核素示踪技术的研究中,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70年代末,他就提出在实验核医学领域内以稳定核素作为示踪原子进行生物医学及药学研究。他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工作者。特别是他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任标记化合物研究室主任期间,在他的领导下,从1959年到19年共合成、生产了总计多达100多种的标记化合物,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许多基础与临床学科科研工作的开展。他筹建了正电子发射X线体层摄影(PET PECT)中心。在我国创建了同位素标记物合成、液闪测量、放免分析、医用活化分析、稳定核素医学应用、放免显像等技术。核医学就是运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科学。对于普通人来说,知道PET、SPECT、甲功仪、肾图仪、放射性活度计以及用于放射性治疗的伽玛刀、后装治疗机、模拟定位机、直线加速器等设备,就不难明白核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他所开创的中国核医学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成为亚洲核医学领域的领跑者。

谁有南拳妈妈新人KAY-周鸿伟的资料

周鸿伟-

1.英文名:KAY

2.本名:周鸿伟

3.生日:1月3日

4.星座:水瓶

5.最喜欢的音乐:霍元甲 牡丹江 等流行歌曲

6. 对自己最有信心的地方:音乐才华、运动细胞

7. 自己最有魅力的地方:腼腆

8. 最喜欢的歌手:周杰伦 周伟波

9. 个性:开朗

10. 特殊专长:创作

11. 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原来我也怕寂寞

12. 曾演出过的电视:无

13. 出道以前从事的工作:小职员

以前的+现在的。

巨炮

1. 英文名:G-Power

2. 本名:钟佐泓

3. 生日:3月10日

4. 星座:双鱼座

5. 血型:A

6. 最喜欢的音乐:摇滚、ROCK GOOD

7. 自己最有魅力的地方:笑容、好相处

8. 最喜欢的歌手:周杰伦、蓝尼克罗维兹、爱莉沙莫莉塞斯

9. 个性:随和,但有时GY

10. 特殊专长:吉他

11. 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小时候”太棒了

12. 曾演出过的电视:阿妹音乐爱情故事

13. 近作:唐艾宣(影子)、蔡依琳(倒带)

14. 出道以前从事的工作:唱片制作、演唱会制作

1995年,周鸿祎毕业于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系,获硕士学位。周鸿祎于1998年10月创建.3721,现任3721 董事长兼CTO( 首席技术官 )。此前,他曾就职方正集团,组织研发了中国互联网业界第一个自主版权的软件产品——“飞扬”电子邮件。周鸿祎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互联网的深刻理解。3721自创建至今,坚持致力于网络实名服务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积极发展具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拥有网络实名解析、智能推测等一整套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软件著作权,申请了多项国际专利,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2000年5月,他被《中国青年报》推选为“IT新生代十佳青年”。 3721周鸿袆:把职业程序员进行到底 首发《程序员》杂志 记者 /闫辉 《程序员》:非常谢谢您接受我们杂志的访,在您十年的开发生涯中,曾经写了众多的软件产品,而3721中文网址系统更是拥有了广大的用户群,你一定对程序员这个职业有很多感触吧? 周鸿袆:是的,我一直很自豪曾经是程序员,但我所说的程序员并不是仅编程这个概念的程序员。从1990年开始写第一个商业化的程序,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在这十年期间,我既做过产品设计,也做过系统集成;既做过编码工作,也做过系统分析。我在方正期间还领导和管理过程序员团队,从很小的Team到后来负责方正系统集成部门近一百人的研发中心。在这期间,我亲自带过很多的程序员,把这些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培养成为软件工程师。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亲眼看到很多非常有天赋的程序员,有的在不断前进,而也有一些慢慢的平庸了下来。所以面对《程序员》杂志和所有的程序员,的确有很多心里话要讲。 《程序员》:经历就是财富,您有这么丰富的经历,那从您的经验讲,如何做一个好程序员呢? 周鸿袆:一个好程序员是很难定义的,但我认为要做一个职业化的程序员,需要几点。首先是要有兴趣从事这个职业。现在很多人是因为软件行业的薪资高才进入的,其实没有人不想挣钱。但我的看法是,程序员是没有办法一夜暴富的。甚至可以说如果你聪明伶俐的话,做程序员不如去做销售人员的待遇和收入上升得更快一些。我认为做程序员首先一定要从兴趣上爱这个行业,否则根本无法忍受成为一个真正程序员要付出的代价。虽然现在,像我和求伯君、王志东等,的确不用写也没有时间写程序了,但从内心来讲,仍然对开发有一种冲动和热情。 第二点就是要打好基础。科班出身最好,如果不是也没有关系,我们公司也有一些不是科班出身的程序员,但我都让他们去购买一些诸如数据结构、编译原理之类的基础书籍学习,为什么这样呢?因为计算机分为两个领域:算法领域和编程领域。算法领域是数学家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一个算法,找到一个公式,建立一种模型。除去算法领域,其他的都属于编程的范畴。对于任何一个大型的系统,其实都可以把它分解成为若干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和基本算法,而这些都是在大学本科的课程中能够学到的。我曾经剖析过很多操作系统,包括DOS、Windows、UNIX,其实里面很多基础就是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和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 第三点要做到不被周围纷乱的新名词、新事物所诱惑。现在新名词太多了,今天流行Ja,明天就是C#,很多程序员便被这些东西所吸引,去追风。大家都知道“活到老,学到老”,但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些程序员以自己知道一个新名词为荣,觉得很“酷”。但实际上任何一个新的技术如果你把它外表的新名词抛掉,去查看它的来源和历史,就会发现很多都是从老知识中派生出来的,本质并没有变。 第四点就是要学会领悟和超越。计算机中的基础知识太多了,每个课程都包含了很多深层的东西。要深入了解任何一门语言,都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经过积累,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比如学习一种刀法,如果仅仅是会用刀,换成一把剑就不会用了,这不是真正的高手。高手就是要能够通过学习刀进而领悟到整个器械的用法,这时无论是给你一把剑或者匕首,都可以运用自如。 《程序员》:我们知道,您在学校的时候就取得了很多的成绩,而我们的读者也有很多是在校或刚毕业的学生。您有哪些学习方法和经验值得他们借鉴呢? 周鸿袆:首先还是学好自己的基础课程。我当时上的是西安交大的特种班,专业要求很严,使我不得不把基础课学好。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在高中的时候就编程,但那时候没有理论指导,只是靠兴趣,凭感觉,因此遇到了很多问题。当我在大学开始学习后,所学课程让我明白了很多困扰已久、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所以内心产生了学习的欲望。这样基础打得扎实,课程学得也好,而且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现在想来,我很多灵感都是来自于学校打下的坚实基础。第二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实践。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但我在学校一直利用任何一个机会在计算机上去做开发和实践,这些实践打下的基础使我这些年来受益无穷,这也是发自内心的感受。第三是利用大量的时间读源码。因为写程序一方面要读别人的程序,一方面是模仿,一方面是自己写,三者缺一不可。通过读这些源码,对语言的本质有了很深的了解,进而才能超越语言本身。比如当时新推出了Pascal的图形工具箱,很多人只是为了用它,但我却将源码通读。大师级的软件作品就象唐诗三百首一样,读起来是艺术的享受。后来我还读过C语言的库函数源代码,研究它是如何写得精致和高效的。研究生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仔细研读新出的MFC类库。我还把Delphi的源码和类库研读了一遍。而且当时还做了很多程序,去看C编译器输出的汇编代码。这些听起来好像都是很笨的方法,但效果是非常好的,这个习惯至今未改。第四是经常的思考。思考和学习是结合在一起的,看到别人的项目和软件,我首先会想它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么做?我个人非常喜欢电脑游戏,但很少上瘾,因为面对一个好游戏,我喜欢先思考这个游戏是如何制作的。比如Doom,我曾经仔细研究考虑它的三维图像和二维贴图是怎样处理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东西都可以让我去思考,其实在思考的过程中并不一定会得到答案,但重要的是你在思考,这样带着很多问题去看书,去听课,就会让学习变得有动力,有目的性。 《程序员》:很多刚毕业之后学生和程序员经常会产生一些疑问,比如“我做什么软件能够快速成功?做什么项目更有意义?”您对这个问题如何看待呢? 周鸿袆: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怎样去做。因为刚开始你根本做不了判断。做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对这个项目的态度和投入,而不取决于项目本身。我有一个信条:一件事情,要么我不做,要么我就做好,做的有创意!因为如果不认真做,既浪费公司的时间,同时也浪费自己的时间。但如果认真做了,就会发现从这个项目得到的收获远远超过项目本身。下面我讲讲自己在方正工作的一些经历,从中你会发现,机会是自己把握的。我在方正做了好几件很多人不愿意去做的事情。第一件是我刚到方正的时候被分派到新疆做银行系统集成开发。这是一个苦差事,但我想既然来做这件事情,就一定要做的最好。到达之后,我并没有立刻动手做事,而是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来思考如何用新的开发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后来我以毕业设计时研究VC的基础,在UNIX字符模式下实现了一套VC的类库和软件开发的平台。这个界面编辑器能够在UNIX的终端下所见即所得的设计界面,自动形成程序框架代码,自动检测错误,使用这套工具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十几倍。就是这样一个不是机会的机会,不仅仅轰动了整个建行系统,同时也奠定了我在方正的位置。第二件是给院办公厅的领导培训电子邮件使用。其实本身这件事情是非常无聊的,就是讲述CCmail的使用,很多人可能就随便讲讲课,应付了事。那时Internet应用刚刚开始,但我从这次培训开始,找到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在学习过程中对电子邮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感觉做一套Internet的邮件系统会非常有前途。而且通过和学员的交谈,发现他们很难学会技术化产品的操作,于是产生了开发一套人性化的电子邮件系统的想法,这件事也奠定了我后来开发方正飞扬这个产品的知识基础和思路。第三件就是在撤销方正飞扬这个项目之后,我再次被指派到新疆去解决银行系统无法处理大量数据的问题。因为当时一个省级银行每天要做数千万笔交易,这个访问量是非常大的,整套系统无法承受。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不升级硬件的情况下提高系统效率。这个事情没有人愿意去,一方面是远,更重要的是很难知道这件事情会做成怎样。当然我也不想去,但既然去了,就要做出成绩来。在新疆工作了一年半之后,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而且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比如对企业级软件如何利用中间件来提高性能,提高容错能力有了很好的认识,还研究了企业级软件的体系结构;最重要的是了解了数据库系统如何优化,尤其是在处理海量数据访问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速度和性能方面收益菲浅。所有这些都为现在3721能够开发出高效率的搜索引擎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因此我说,如果当时我没有去的话,对于3721来说,即便我有了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否能够做成一个成功的产品还很难说。 《程序员》:现在很多程序员被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纷乱的新名词搞的不知如何是好,那您在遇到过这种情况的时候是如何处理的呢? 周鸿袆: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更好的学习和提高自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有些人喜欢追逐新名词,蜻蜓点水的学习新东西,我觉得这样做既浪费精力,又使自己很累,而且效果也不好。其实计算机所有的东西都是相通的,换句话说,好的程序员在Windows、DOS、UNIX下编程没有什么区别,体现的就是编程的功力,用什么语言也不重要,体现的是你对问题如何去解决及对算法和数据结构的把握,对语言本质的了解。同其他的开发人员一样,我也遇到过很多的问题,我解决流程一般是: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聚焦-扎实的做事,而每个环节都要思考。我上大二的时候参与过学校课题组的一个项目,是国内的程控交换机检错系统,我分到了自动报警中的屏幕显示出错中部件和电路图的模块。在我之前,有毕业生准备把二千多张图纸输入到计算机中,可是毕业设计做了几个月,也就画了几张图,不了了之。虽然当时没有什么经验,但我首先花了很多时间思考这个问题。后来受苹果电脑上画图系统的启发,写了一个画图程序。这个程序可以画元件、连接元件并加标注。而且还可以把线路图按照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到计算机里面,并能很方便的调用。最终这个项目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同时也奠定了我的软件思维模式,就是如何创建通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当时我为了做这个产品,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研究了Turbo Pascal的图形库。到了方正之后,接触到了刚刚兴起的Internet,同很多人一样,我对Internet带来新事物和应用感到迷惑和慌张,不知从何处下手,感觉新名词天天都学不完,又怎么可能掌握它呢?但我很快就从迷惑中清醒了出来,认识到现在看到的都是表面的事物,不是本质的东西。我首先要了解互联网的本质,了解互联网的思想。因此当时我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找了很多讲述互联网通讯技术理论的书籍,试图对整个互联网做技术上的把握。第二阶段我就选择了Email作为切入点,虽然当时互联网上有很多的应用,但我只选择了电子邮件作为主攻方向,而且先从邮件客户端开始去研究各种互联网标准。第三步就是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扎实的去做邮件系统。当我做完邮件系统之后,已经对网络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 《程序员》:您认为要做一个职业程序员,如何处理开发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呢? 周鸿袆:做一个程序员,不能只埋头编程,一定要跳出开发者的狭隘的技术眼光,能够到市场和客户那里去看一看。我比较,因为做过的项目都有客户需求,这样就可以和客户建立很好的技术沟通。在我上研究生的后半年,我花了很多时间到公司中学习其他的各种技能,学习谈生意,接触客户。当时我对编程以外的很多事情都有兴趣,包括攒机器、装软件、做培训。这些事情看起来很无聊,但一方面提高了同他人沟通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我知道了客户和企业的需求。后来做卡的时候,又接触到了售后服务的问题。所有这些都让我清楚了做产品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而不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同时我也把这个思路带到了方正飞扬电子邮件和3721系统中。所以我建议程序员可以一段时间不写程序,出去走走。就象古代诗人只坐在房间里,写不出来很好的作品,而出去游历一下名山大川,感受一下大自然,回来之后自会有另外的一番感受和境界。 《程序员》:不知道您喜不喜欢足球?中国软件业近些年来就象中国足球一样,备受指责。那作为软件业主体的程序员也一定存在很多自身的缺陷,您认为主要表现在哪里呢? 周鸿袆:我个人很喜欢足球,我做开发时,业余时间经常踢足球,而且我比较喜欢踢前锋。而看比赛我一般只看高水平的国外联赛。我觉得我们的有些程序员存在一些致命伤,比如好高骛远。这些程序员比较年轻,热血沸腾,总是对中国软件产业忧心忡忡。还有很多人提出要做中国的操作系统,要挽救中国软件业。其实他们没有看到,就美国来说,很多程序员是从五六十年代就开始编程的。没有发展了几十年的软件产业,没有众多程序员积累,不可能诞生像Windows这样的操作系统的。另外对于Quake 3,大家都觉着好玩,有人声称也要做一个,其实他没有看到,Quake 3前面还一代、二代的程序,Quake前面还有Doom,Doom前面还有Wolf 3D做基础,而做Wolf 3D的一群程序员也有数年的游戏开发经验。所以说软件就象文化一样,是一个需要知识积累和沉淀的。我们的程序员与其杞人忧天,不如扎实的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另外我建议年轻的程序员不要急于搞软件工程。因为从另一方面讲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一种表现。我觉得要做一名职业的程序员,他的青春和职业生命也应该是比较长的。很多非常年轻的程序员很早就开始研究Rose,UML之类的,自己感觉比较时髦。可是作为一个专业的程序员,如果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脱离一个很扎实的基础,就算是学到了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一个皮毛,那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想成大事的人要能够经受住各种磨难,要有韧性。任何一个产品都是用心血浇灌成的。我做开发的时候感觉最多的就是有很多的不眠之夜,经常工作到天亮,连轴工作,一个问题解决了,刚松口气,有了很大的成就感,突然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就这样在希望和绝望的巅峰和谷底之间来回震荡,真的是很刺激,所以我喜欢做程序员。但当你把一个比较完美的作品做出来的时候,会感觉自己像被扒了三层皮一样,太累了。所以我送所有的程序员一句话:你觉得自己很聪明,是天才,但天下这种人太多了,你想在三到五年就把别人十年做的事情做一遍,那你也一定会把别人在十年中所受的苦难在这三到五年经历一遍,没有韧性是绝对不行的。 《程序员》: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近来,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踢的不错,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但愿我们的程序员也能像中国足球队员一样,换一个新面貌。 访后记: 早在访之前,便听说过很多关于周鸿袆的故事。有位朋友告诉我:"周鸿袆是一个聪明人!"但访完之后,我感到他不仅是一个聪明人,还是一个非常勤奋、有思想的人。两个小时的访中他只喝了两口水,剩余的时间都在思考和回答问题,从他的眼神和语言中,恨不能把这些年的感受和经验全部倾倒出来。他的言语非常有逻辑,有条理,好像仍然在编写一个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