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是怎样被发明创造出来的?

2.电脑是谁发明的

3.第一代操作系统是如何发明的?

4.电脑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电脑系统好发明吗_电脑系统谁设计的

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学科之一。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战略产业。

现代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它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结果也是信息。利用计算机解决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经营管理、过程控制或人工智能等各种问题的方法,都是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的。这种算法是定义精确的一系列规则,它指出怎样以给定的输入信息经过有限的步骤产生所需要的输出信息。

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计算机使用者针对待解抉的问题,事先编制程序并存入计算机内,然后利用存储程序指挥、控制计算机自动进行各种基本操作,直至获得预期的处理结果。计算机自动工作的基础在于这种存储程序方式,其通用性的基础则在于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共性方法。

计算机的历史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现代计算机问世之前,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和萌芽期的电子计算机四个阶段。

早在17世纪,欧洲一批数学家就已开始设计和制造以数字形式进行基本运算的数字计算机。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采用与钟表类似的齿轮传动装置,制成了最早的十进制加法器。1678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制成的计算机,进一步解决了十进制数的乘、除运算。

英国数学家巴贝奇在1822年制作差分机模型时提出一个设想,每次完成一次算术运算将发展为自动完成某个特定的完整运算过程。1884年,巴贝奇设计了一种程序控制的通用分析机。这台分析机虽然已经描绘出有关程序控制方式计算机的雏型,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而未能实现。

巴贝奇的设想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期间,电磁学、电工学、电子学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在元件、器件方面接连发明了真空二极管和真空三极管;在系统技术方面,相继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视和雷达……。所有这些成就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准备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与此同时,数学、物理也相应地蓬勃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经历着定量化的阶段,描述各种物理过程的数学方程,其中有的用经典的分析方法已根难解决。于是,数值分析受到了重视,研究出各种数值积分,数值微分,以及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把计算过程归结为巨量的基本运算,从而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数值算法基础。

社会上对先进计算工具多方面迫切的需要,是促使现代计算机诞生的根本动力。20世纪以后,各个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的计算困难堆积如山,已经阻碍了学科的继续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军事科学技术对高速计算工具的需要尤为迫切。在此期间,德国、美国、英国部在进行计算机的开拓工作,几乎同时开始了机电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的研究。

德国的朱赛最先采用电气元件制造计算机。他在1941年制成的全自动继电器计算机Z-3,已具备浮点记数、二进制运算、数字存储地址的指令形式等现代计算机的特征。在美国,1940~1947年期间也相继制成了继电器计算机MARK-1、MARK-2、Model-1、Model-5等。不过,继电器的开关速度大约为百分之一秒,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受到很大限制。

电子计算机的开拓过程,经历了从制作部件到整机从专用机到通用机、从“外加式程序”到“存储程序”的演变。1938年,美籍保加利亚学者阿塔纳索夫首先制成了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部件。1943年,英国外交部通信处制成了“巨人”电子计算机。这是一种专用的密码分析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应用。

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制成的大型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最初也专门用于火炮弹道计算,后经多次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计算机。这台完全采用电子线路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信息存储的计算机,运算速度比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但是,这种计算机的程序仍然是外加式的,存储容量也太小,尚未完全具备现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

新的重大突破是由数学家冯·诺伊曼领导的设计小组完成的。1945年3月他们发表了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EDVAC)。随后于1946年6月,冯·诺伊曼等人提出了更为完善的设计报告《电子计算机装置逻辑结构初探》。同年7~8月间,他们又在莫尔学院为美国和英国二十多个机构的专家讲授了专门课程《电子计算机设计的理论和技术》,推动了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

1949年,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实验室率先制成电子离散时序自动计算机(EDSAC);美国则于1950年制成了东部标准自动计算机(SFAC)等。至此,电子计算机发展的萌芽时期遂告结束,开始了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时期。

在创制数字计算机的同时,还研制了另一类重要的计算工具——模拟计算机。物理学家在总结自然规律时,常用数学方程描述某一过程;相反,解数学方程的过程,也有可能采用物理过程模拟方法,对数发明以后,1620年制成的计算尺,己把乘法、除法化为加法、减法进行计算。麦克斯韦巧妙地把积分(面积)的计算转变为长度的测量,于1855年制成了积分仪。

19世纪数学物理的另一项重大成就——傅里叶分析,对模拟机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期,相继制成了多种计算傅里叶系数的分析机和解微分方程的微分分析机等。但是当试图推广微分分析机解偏微分方程和用模拟机解决一般科学计算问题时,人们逐渐认识到模拟机在通用性和精确度等方面的局限性,并将主要精力转向了数字计算机。

电子数字计算机问世以后,模拟计算机仍然继续有所发展,并且与数字计算机相结合而产生了混合式计算机。模拟机和混合机已发展成为现代计算机的特殊品种,即用在特定领域的高效信息处理工具或仿真工具。

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一直处于高速度发展时期,计算机由仅包含硬件发展到包含硬件、软件和固件三类子系统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价格比,平均每10年提高两个数量级。计算机种类也一再分化,发展成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包括巨型、大型和中型计算机),以及各种专用机(如各种控制计算机、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机)等。

计算机器件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从分立元件到集成电路以至微处理器,促使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三次飞跃。

在电子管计算机时期(1946~1959),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主存储器是决定计算机技术面貌的主要因素。当时,主存储器有水银延迟线存储器、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和磁心存储器等类型,通常按此对计算机进行分类。

到了晶体管计算机时期(1959~1964),主存储器均采用磁心存储器,磁鼓和磁盘开始用作主要的辅助存储器。不仅科学计算用计算机继续发展,而且中、小型计算机,特别是廉价的小型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开始大量生产。

1964年,在集成电路计算机发展的同时,计算机也进入了产品系列化的发展时期。半导体存储器逐步取代了磁心存储器的主存储器地位,磁盘成了不可缺少的辅助存储器,并且开始普遍采用虚拟存储技术。随着各种半导体只读存储器和可改写的只读存储器的迅速发展,以及微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系统中开始出现固件子系统。

20世纪70年代以后,计算机用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迅速从中小规模发展到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水平,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应运而生,各类计算机的性能迅速提高。随着字长4位、8位、16位、32位和64位的微型计算机相继问世和广泛应用,对小型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的需求量也相应增长了。

微型计算机在社会上大量应用后,一座办公楼、一所学校、一个仓库常常拥有数十台以至数百台计算机。实现它们互连的局部网随即兴起,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应用系统从集中式系统向分布式系统的发展。

在电子管计算机时期,一些计算机配置了汇编语言和子程序库,科学计算用的高级语言FORTRAN初露头角。在晶体管计算机阶段,事务处理的COBOL语言、科学计算机用的ALGOL语言,和符号处理用的LISP等高级语言开始进入实用阶段。操作系统初步成型,使计算机的使用方式由手工操作改变为自动作业管理。

进入集成电路计算机发展时期以后,在计算机中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软件子系统,高级语言种类进一步增加,操作系统日趋完善,具备批量处理、分时处理、实时处理等多种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通信处理程序、网络软件等也不断增添到软件子系统中。软件子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明显地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属性,使用效率显著提高。

在现代计算机中,外围设备的价值一般已超过计算机硬件子系统的一半以上,其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算机的技术面貌。外围设备技术的综合性很强,既依赖于电子学、机械学、光学、磁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又取决于精密机械工艺、电气和电子加工工艺以及计量的技术和工艺水平等。

外围设备包括辅助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两大类。辅助存储器包括磁盘、磁鼓、磁带、激光存储器、海量存储器和缩微存储器等;输入输出设备又分为输入、输出、转换、、模式信息处理设备和终端设备。在这些品种繁多的设备中,对计算机技术面貌影响最大的是磁盘、终端设备、模式信息处理设备和转换设备等。

新一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不仅能进行一般信息处理,而且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将能帮助人类开拓未知的领域和获得新的知识。

计算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上中国曾经在早期计算工具的发明创造方面写过光辉的一页。远在商代,中国就创造了十进制记数方法,领先于世界千余年。到了周代,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筹。这是一种用竹、木或骨制成的颜色不同的小棍。计算每一个数学问题时,通常编出一套歌诀形式的算法,一边计算,一边不断地重新布棍。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就是用算筹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一结果比西方早一千年。

珠算盘是中国的又一独创,也是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第一项重大发明。这种轻巧灵活、携带方便、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计算工具,最初大约出现于汉朝,到元朝时渐趋成熟。珠算盘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过有益的作用,而且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区,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至今仍在使用。

中国发明创造指南车、水运浑象仪、记里鼓车、提花机等,不仅对自动控制机械的发展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对计算工具的演进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张衡制作的水运浑象仪,可以自动地与地球运转同步,后经唐、宋两代的改进,遂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记里鼓车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数装置。提花机原理刘计算机程序控制的发展有过间接的影响。中国古代用阳、阴两爻构成八卦,也对计算技术的发展有过直接的影响。莱布尼兹写过研究八卦的论文,系统地提出了二进制算术运算法则。他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表示法就是中国的八卦。

经过漫长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计算技术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先后建立了研究机构,在高等院校建立了计算技术与装置专业和计算数学专业,并且着手创建中国计算机制造业。

1958年和1959年,中国先后制成第一台小型和大型电子管计算机。60年代中期,中国研制成功一批晶体管计算机,并配制了ALGOL等语言的编译程序和其他系统软件。6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研究集成电路计算机。70年代,中国已批量生产小型集成电路计算机。8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重点研制微型计算机系统并推广应用;在大型计算机、特别是巨型计算机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建立了计算机服务业,逐步健全了计算机产业结构。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方面,中国在有限元计算方法、数学定理的机器证明、汉字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软件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在计算机应用方面,中国在科学计算与工程设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有关经营管理和过程控制等方面,计算机应用研究和实践也日益活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发展极其迅速的面向广大社会的技术学科,它建立在数学、电子学 (特别是微电子学)、磁学、光学、精密机械等多门学科的基础之上。但是,它并不是简单地应用某些学科的知识,而是经过高度综合形成一整套有关信息表示、变换、存储、处理、控制和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计算机科学是研究计算机及其周围各种现象与规模的科学,主要包括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和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则泛指计算机领域中所应用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计算机的系统技术、软件技术、部件技术、器件技术和组装技术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五个分支学科,即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织与实现、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

理论计算机学 是研究计算机基本理论的学科。在几千年的数学发展中,人们研究了各式各样的计算,创立了许多算法。但是,以计算或算法本身的性质为研究对象的数学理论,却是在20世纪3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

当时,由几位数理逻辑学者建立的算法理论,即可计算性理论或称递归函数论,对20世纪40年代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形成产生过影响。此后,关于现实计算机及其程序的数学模型性质的研究,以及计算复杂性的研究等不断有所发展。

理论计算机科学包括自动机论、形式语言理论、程序理论、算法分析,以及计算复杂性理论等。自动机是现实自动计算机的数学模型,或者说是现实计算机程序的模型,自动机理论的任务就在于研究这种抽象机器的模型;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形式语言,形式语言理论根据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分为O~3型语言,与图灵机等四类自动机逐一对应;程序理论是研究程序逻辑、程序复杂性、程序正确性证明、程序验证、程序综合、形式语言学,以及程序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算法分析研究各种特定算法的性质。计算复杂性理论研究算法复杂性的一般性质。

计算机系统结构 程序设计者所见的计算机属性,着重于计算机的概念结构和功能特性,硬件、软件和固件子系统的功能分配及其界面的确定。使用高级语言的程序设计者所见到的计算机属性,主要是软件子系统和固件子系统的属性,包括程序语言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软件等的用户界面。使用机器语言的程序设计者所见到的计算机属性,则是硬件子系统的概念结构(硬件子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特性,包括指令系统(机器语言),以及寄存器定义、中断机构、输入输出方式、机器工作状态等。

硬件子系统的典型结构是冯·诺伊曼结构,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采用“指令驱动”方式。当初,它是为解非线性、微分方程而设计的,并未预见到高级语言、操作系统等的出现,以及适应其他应用环境的特殊要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软件子系统都是以这种冯·诺伊曼结构为基础而发展的。但是,其间不相适应的情况逐渐暴露出来,从而推动了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变革。

计算机组织与实现 是研究组成计算机的功能、部件间的相互连接和相互作用,以及有关计算机实现的技术,均属于计算机组织与实现的任务。

在计算机系统结构确定分配给硬子系统的功能及其概念结构之后,计算机组织的任务就是研究各组成部分的内部构造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机器指令级的各种功能和特性。这种相互联系包括各功能部件的布置、相互连接和相互作用。

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扩展和性能的提高,计算机包含的功能部件也日益增多,其间的互连结构日趋复杂。现代已有三类互连方式,分别以中央处理器、存储器或通信子系统为中心,与其他部件互连。以通信子系统为中心的组织方式,使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网络、分布计算机系统等重要的计算机研究与应用领域。

与计算实现有关的技术范围相当广泛,包括计算机的元件、器件技术,数字电路技术,组装技术以及有关的制造技术和工艺等。

软件 软件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基础软件、软件工程三个方面。程序设计指设计和编制程序的过程,是软件研究和发展的基础环节。程序设计研究的内容,包括有关的基本概念、规范、工具、方法以及方法学等。这个领域发展的特点是:从顺序程序设计过渡到并发程序设计和分币程序设计;从非结构程序设计方法过渡到结构程序设计方法;从低级语言工具过渡到高级语言工具;从具体方法过渡到方法学。

基础软件指计算机系统中起基础作用的软件。计算机的软件子系统可以分为两层:靠近硬件子系统的一层称为系统软件,使用频繁,但与具体应用领域无关;另一层则与具体应用领域直接有关,称为应用软件;此外还有支援其他软件的研究与维护的软件,专门称为支援软件。

软件工程是采用工程方法研究和维护软件的过程,以及有关的技术。软件研究和维护的全过程,包括概念形成、要求定义、设计、实现、调试、交付使用,以及有关校正性、适应性、完善性等三层意义的维护。软件工程的研究内容涉及上述全过程有关的对象、结构、方法、工具和管理等方面。

软件目动研究系统的任务是:在软件工程中采用形式方法:使软件研究与维护过程中的各种工作尽可能多地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创造一种适应软件发展的软件、固件与硬件高度综合的高效能计算机。

计算机产业

计算机产业包括两大部门,即计算机制造业和计算机服务业。后者又称为信息处理产业或信息服务业。计算机产业是一种省能源、省资源、附加价值高、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国防实力和社会进步均有巨大影响。因此,不少国家采取促进计算机产业兴旺发达的政策。

计算机制造业包括生产各种计算机系统、外围设备终端设备,以及有关装置、元件、器件和材料的制造。计算机作为工业产品,要求产品有继承性,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和综合性能。计算机的继承性特别体现在软件兼容性方面,这能使用户和厂家把过去研制的软件用在新产品上,使价格很高的软件财富继续发挥作用,减少用户再次研制软件的时间和费用。提高性能-价格比是计算机产品更新的目标和动力。

计算机制造业提供的计算机产品,一般仅包括硬件子系统和部分软件子系统。通常,软件子系统中缺少适应各种特定应用环境的应用软件。为了使计算机在特定环境中发挥效能,还需要设计应用系统和研制应用软件此外,计算机的运行和维护,需要有掌握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这常常是一股用户所作不到的。

针对这些社会需要,一些计算机制造厂家十分重视向用户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和销售服务。一些独立于计算机制造厂家的计算机服务机构,也在50年代开始出现。到60年代末期,计算机服务业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为独立的行业。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门学科相结合,改进了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各门学科的发展。过去,人们主要通过实验和理论两种途径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现在,计算和模拟已成为研究工作的第三条途径。

计算机与有关的实验观测仪器相结合,可对实验数据进行现场记录、整理、加工、分析和绘制图表,显著地提高实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成为工程设计优质化、自动化的重要手段。在理论研究方面,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延伸,可代替人脑的若干功能并加以强化。古老的数学靠纸和笔运算,现在计算机成了新的工具,数学定理证明之类的繁重脑力劳动,已可能由计算机来完成或部分完成。

计算和模拟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手段,常使一些学科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例如,空气动力学、气象学、弹性结构力学和应用分析等所面临的“计算障碍”,在有了高速计算机和有关的计算方法之后开始有所突破,并衍生出计算空气动力学、气象数值预报等边缘分支学科。利用计算机进行定量研究,不仅在自然科学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也是如此。例如,在人口普查、社会调查和自然语言研究方面,计算机就是一种很得力的工具。

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常常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引起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经营管理和服务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在产业结构中已出观了计算机制造业和计算机服务业,以及知识产业等新的行业。

微处理器和微计算机已嵌入机电设备、电子设备、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和家用电器中,使这些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计算机被引入各种生产过程系统中,使化工、石油、钢铁、电力、机械、造纸、水泥等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升、质量提高、成本下降。计算机嵌入各种武器装备和武器系统干,可显著提高其作战效果。

经营管理方面,计算机可用于完成统计、计划、查询、库存管理、市场分析、辅助决策等,使经营管理工作科学化和高效化,从而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库存水准,改善服务质量,缩短新产品研制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办公室自动化方面,计算机可用于文件的起草、检索和管理等,显著提高办公效率。

计算机还是人们的学习工具和生活工具。借助家用计算机、个人计算机、计算机网、数据库系统和各种终端设备,人们可以学习各种课程,获取各种情报和知识,处理各种生活事务(如订票、购物、存取款等),甚至可以居家办公。越来越多的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将与计算机发生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普及计算机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总之,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已不仅是一种技术现象而且是一种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现象。世界各国都力图主动地驾驭这种社会计算机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克服计算机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消极因素,更顺利地向高

计算机是怎样被发明创造出来的?

电脑的英文名称是Computer,学名就是计算机,我们普通用户常用的被称为PC(Personal Computer),即个人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指令对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加工和处理的电子设备,起初的设计思想只是为了解决日常工作中一些复杂的方程计算问题。

1939年时,时任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物理学教授的约翰·阿坦纳索夫(John Atanasoff),与克利福德·贝里(Clifford Berry)合作,研制出了第一台名为“ABC”(Atanasoff-Berry Computer)的计算机,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两人均未对这项划时代的发明申请专利,更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1941年,宾西法尼亚大学的讲师莫科里(John Mauchly)在阿坦纳索夫家借住五天,借此机会,莫科里吸收了阿坦纳索夫的研究成果和想法。之后在美国军方的领导下,莫科里与埃克特(John Presper Eckert)一起负责在1946年制造出了名为“ENIAC”的机器,并申请了发明专利。

在“ENIAC”的研制后期,著名的美籍匈牙利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ouma)加入了这项工程,并且提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设计思想,使得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ENIAC”顺利诞生,书写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冯·诺依曼也因此被尊称为“计算机之父”。

英国无线电工程师协会的蒙巴顿将军把“ENIAC”的出现誉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电脑”的名称由此流传开来。

不过在1973年,美国联邦法庭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调查之后,判定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想法是来自阿塔纳索夫,由此推翻并吊销了莫科里的专利,并且从法律上认定了阿塔纳索夫才是真正的现代计算机的发明人。由于阿塔纳索夫研制的计算机采用的是电子管,他也被尊称为“电子计算机之父”。

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由IBM公司于1981年推出,装配了英特尔公司的8088处理器和微软公司的DOS操作系统,现代人理念中的电脑由此开始走进了家庭。

上面是电脑的简单演化历史,关于硬件吗,不太清楚。

电脑是谁发明的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现代计算机问世之前,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和萌芽期的电子计算机四个阶段。

早在17世纪,欧洲一批数学家就已开始设计和制造以数字形式进行基本运算的数字计算机。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采用与钟表类似的齿轮传动装置,制成了最早的十进制加法器。1678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制成的计算机,进一步解决了十进制数的乘、除运算。

英国数学家巴贝奇在1822年制作差分机模型时提出一个设想,每次完成一次算术运算将发展为自动完成某个特定的完整运算过程。1884年,巴贝奇设计了一种程序控制的通用分析机。这台分析机虽然已经描绘出有关程序控制方式计算机的雏型,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而未能实现。

巴贝奇的设想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期间,电磁学、电工学、电子学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在元件、器件方面接连发明了真空二极管和真空三极管;在系统技术方面,相继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视和雷达……。所有这些成就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准备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与此同时,数学、物理也相应地蓬勃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经历着定量化的阶段,描述各种物理过程的数学方程,其中有的用经典的分析方法已根难解决。于是,数值分析受到了重视,研究出各种数值积分,数值微分,以及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把计算过程归结为巨量的基本运算,从而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数值算法基础。

社会上对先进计算工具多方面迫切的需要,是促使现代计算机诞生的根本动力。20世纪以后,各个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的计算困难堆积如山,已经阻碍了学科的继续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军事科学技术对高速计算工具的需要尤为迫切。在此期间,德国、美国、英国部在进行计算机的开拓工作,几乎同时开始了机电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的研究。

德国的朱赛最先采用电气元件制造计算机。他在1941年制成的全自动继电器计算机Z-3,已具备浮点记数、二进制运算、数字存储地址的指令形式等现代计算机的特征。在美国,1940~1947年期间也相继制成了继电器计算机MARK-1、MARK-2、Model-1、Model-5等。不过,继电器的开关速度大约为百分之一秒,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受到很大限制。

电子计算机的开拓过程,经历了从制作部件到整机从专用机到通用机、从“外加式程序”到“存储程序”的演变。1938年,美籍保加利亚学者阿塔纳索夫首先制成了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部件。1943年,英国外交部通信处制成了“巨人”电子计算机。这是一种专用的密码分析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应用。

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制成的大型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最初也专门用于火炮弹道计算,后经多次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计算机。这台完全采用电子线路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信息存储的计算机,运算速度比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但是,这种计算机的程序仍然是外加式的,存储容量也太小,尚未完全具备现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

新的重大突破是由数学家冯·诺伊曼领导的设计小组完成的。1945年3月他们发表了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EDVAC)。随后于1946年6月,冯·诺伊曼等人提出了更为完善的设计报告《电子计算机装置逻辑结构初探》。同年7~8月间,他们又在莫尔学院为美国和英国二十多个机构的专家讲授了专门课程《电子计算机设计的理论和技术》,推动了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

第一代操作系统是如何发明的?

电脑是谁发明的:约翰阿塔那索夫

约翰阿塔那索夫(JohnVincentAtanasoff)是保加利亚移民的后裔,1903年10月4日生于美国纽约州哈密尔顿,是保加利亚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获得计算机先驱奖、1990年IEEE授予的电气工程里程碑奖(ElectricalEngineeringMilestone)、布什授予的全国技术奖章、1970年,保加利亚政府授予的BulgarianOrderofCyrilandMethodius,FirstClass。1978年,入选依阿华州发明家名人堂。1983年,依阿华州立大学校友会授予他杰出成就奖。1995年6月15日,在马里兰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2岁。

电脑简介

电脑(Computer)是一种利用电子学原理根据一系列指令来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机器。电脑可以分为两部分: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第一台电脑是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ENIAC通用电子计算机。

人们把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新出现一些新型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1954年5月24日,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

电脑中文名字由来

1971年6月,台湾教育部国立编译馆要审核电子名词,当时有很多的委员。范光陵为主任委员之一,他当时主张叫电脑,很多人赞成,很多人反对叫电脑,最后吵了很久,决定了把Electriccomputer这个字翻译为: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范光陵又不同意,又吵了很久,最后才改成为两名词通用:电子计算机,电脑。

徐迟《生命之树常绿》:以劳动的手指挥电脑,作用于大自然以的为生,不仅保护大自然,而且按照进步人类的意志,彻底地、完美地改造人类社会。

电脑的发展过程

第一台计算机

通常说到世界公认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大多数人都认为是1946年诞生的ENIAC,它主要是用于计算弹道。是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莫尔电工学院制造的,但它的体积庞大,它由17468个电子管、6万个电阻器、1万个电容器和6千个开关组成,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重量约30吨,消耗近150千瓦的电力。显然,这样的计算机成本很高,使用不便。这个说法被计算机基础教科书上普遍采用,事实上在1973年根据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定,最早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应该是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物理系副教授约翰阿坦那索夫和其研究生助手克利夫贝瑞(CliffordE.Berry,1918-1963)于1939年10月制造的ABC(Atanasoff-Berry-computer)。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会,是因为ENIAC的研究小组中的一个叫莫克利的人于1941年剽窃了约翰阿坦那索夫的研究成果,并在1946年时,申请了专利。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73年这个错误才被扭转过来。(具体情况参阅百度百科约翰阿坦那索夫词条,希望大家记住ABC和约翰阿坦那索夫,希望以后的教科书能够修改这个错误)。

后来为了表彰和纪念约翰阿坦那索夫在计算机领域内作出的伟大贡献,1990年美国前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授予约翰阿坦那索夫全美最高科技奖项科技奖。(1973年10月19日,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地方法院经过135次开庭审理,当众宣判:莫齐利和埃克特没有发明第一台计算机,只是利用了阿塔纳索夫发明中的构思。并且判决莫齐利和埃克特的专利无效,理由是阿塔纳索夫早在1941年,就将他对计算机的初步构想告诉给莫齐利。但是阿塔纳索夫所在的衣阿华大学并没有为ABC计算机申请专利,而且打官司的也不是几位计算机设计者本人,而是两家计算机公司,Honeywell和SperryRand公司。)

进化过程

1642至1643年,法国人巴斯卡(BlaisePascal)为了帮助做收税员的父亲,他就发明了一个用齿轮运作的加法器,叫Pascalene,这是第一部机械加法器。

1666年,在英国SamuelMorland发明了一部可以计算加数及减数的机械计数机。

1671年,著名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G.W.Leibnitz)制成了第一台能够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机械式计算机。

1673年,GottfriedLeibniz制造了一部踏式(stepped)圆柱形转轮的计数机,叫SteppedReckoner,这部计算器可以把重复的数字相乘,并自动地加入加数器里。

1694年,德国数学家,GottfriedLeibniz,把巴斯卡的Pascalene改良,制造了一部可以计算乘数的机器,它仍然是用齿轮及刻度盘操作。

1773年,Philipp-Matthaus制造及卖出了少量精确至12位的计算机器。

1775年,ThethirdEarlofStanhope发明了一部与Leibniz相似的乘法计算器。

1786年,J.H.Mueller设计了一部差分机,可惜没有拨款去制造。

1801年,Joseph-MarieJacquard的织布机是用连接按序的打孔卡控制编织的样式。

1854年,GeorgeBoole出版AnInvestigationoftheLawsofThought,是讲述符号及逻辑理由,它后来成为计算机设计的基本概念。

1858年,一条电报线第一次跨越大西洋,并且提供了几日的服务。

1861年,一条跨越大陆的电报线把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连接起来。

1876年,AlexanderGrahamBell发明了电话并取得专利权。

1876至1878年,BaronKelvin制造了一部泛音分析机及潮汐预测机。

1882年,WilliamS.Burroughs辞去在银行文员的工作,并专注于加数器的发明。

1889年,HermanHollerith的电动制表机在比赛中有出色的表现,并被用于1890中的人口调查。HermanHollerith采用了Jacquard织布机的概念用来计算,他用咭贮存资料,然后注入机器内编译结果。这机器使本来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得到的人口调查结果,在短短六星期内做到。

1893年,第一部四功能计算器被发明。

老式计算机

1895年,GuglielmoMarconi传送广播讯号。

1896年,Hollerith成立制表机器公司(TabulatingMachineCompany)。

1908年,英国科学家CampbellSwinton?述了电子扫描方法及预示用阴极射线管制造电视。

1911年,Hollerith的表机公司与其它两间公司合并,组成ComputerTabulatingRecordingCompany(C-T-R),制表及录制公司。但在1924年,改名为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Corporation(IBM)。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KamerlinghOnnes在LeidenUnversity发现超导电。

1931年,VanneverBush发明了一部可以解决差分程序的计数机,这机器可以解决一些令数学家,科学家头痛的复杂差分程序。

1935年,IBM(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tion)引入IBM601,它是一部有算术部件及可在1秒钟内计算乘数的穿孔咭机器。它对科学及商业的计算起很大的作用。总共制造了1500部。

1937年,AlanTuring想出了一个通用机器的概念,可以执行任何的算法,形成了一个可计算(computability)的基本概念。Turing的概念比其它同类型的发明为好,因为他用了符号处理symbol概念。

1939年11月,JohnVincentAtannsoff与JohnBerry制造了一部16位加数器。它是第一部用真空管计算的机器。同年,Zuse与Schreyer开鈶制造了V2[后来叫Z2],这机器沿用Z1的机械贮存器,加上一个用断电器逻辑(RelayLogic)的新算术部件。但当Zuse完成草稿后,这计划被中断一年。

科学计算器

1946年,第一台正式的电脑埃尼阿克在美国诞生,但十分耗电。

1959年,第一台小型科学计算器IBM620研制成功。

1960年,数据处理系统IBM1401研制成功。

1961年,程序设计语言COBOL问世。

1961年,第一台分系统计算机由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完成。

1963年,BASIC语言问世。

1964年,第三代计算机IBM360系列制成。

1965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推出第一台小型机PDP-8。

1969年,IBM公司研制成功90列卡片机和系统3计算机系统。

1970年,IBM系统1370计算机系列制成。

1971年,伊利诺大学设计完成伊利阿克IV巨型计算机。

1971年,第一台微处理机4004由英特尔公司研制成功。

1972年,微处理机基片开始大量生产销售。

1973年,第一片软磁盘由IBM公司研制成功。1975年,ATARI8800微电脑问世。

1977年,柯莫道尔公司宣称全组合微电脑PET2001研制成功。

1977年,TRS80微电脑诞生。

1977年,苹果II型微电脑诞生。

1978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开始应用。

1978年,磁泡存储器第二次用于商用计算机。

1979年,夏普公司宣布制成第一台手提式微电脑。

1982年,微电脑开始普及,大量进入学校和家庭。

1979年,开始计划制造,1983年苹果lisa型电脑上市,它是首个拥有鼠标和GUI的电脑。

1984年,日本计算机产业着手研制第五代计算机-具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

1984年,DNS(DomainNameServer)域名服务器发布,互联网上有1000多台主机运行。

1984年,Hewlett-Packard发布了优异的激光打印机,HP也在喷墨打印机上保持领先技术。

1984年1月,Apple的Macintosh发布。基于Motorola68000微处理器。可以寻址16M。

1984年8月,MS-DOS3.0、PC-DOS3.0、IBMAT发布,采用ISA标准,支持大硬盘和1.2M高密软驱。

1984年9月,Apple发布了有512Kb内存的Macintosh,但其他方面没有什么提高。

1984年底,Compaq开始开发IDE接口,可以以更快的速度传输数据,并被许多同行采纳,后来更进一步的EIDE推出,可以支持到528MB的驱动器。数据传输也更快。

1985年,Philips和Sony合作推出CD-ROM驱动器。

1985年,EGA标准推出。

1985年3月,MS-DOS3.1、PC-DOS3.1。这是第一个提供部分网络功能支持DOS版本。

1985年10月17日,80386DX推出。时钟频率到达33MHz,可寻址1GB内存。比286更多的指令。每秒6百万条指令,集成275000个晶体管。

1985年11月,MicrosoftWindows发布。但在其3.0版本之全面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需要DOS的支持,类似苹果机的操作界面,以致被苹果控告。诉讼到1997年8月才终止。

1985年12月,MS-DOS3.2、PC-DOS3.2。这是第一个支持3.5英寸磁盘的系统。但也只是支持到720KB。到3.3版本时方可支持1.44兆。

1986年1月,Apple发布较高性能的Macintosh。有四兆内存,和SCSI适配器。

1986年9月,AmstradAnnounced发布便宜且功能强大的计算机AmstradPC1512。具有CGA图形适配器、512KB内存、8086处理器20兆硬盘驱动器。采用了鼠标器和图形用户界面,面向家庭设计。

1987年,MicrosoftWindows2.0发布。

1988年,EISA标准建立。

1989年,欧洲物理粒子研究所的TimBerners-Lee创立WorldWideWeb雏形。通过超文本链接,新手也可以轻松上网浏览。这大大促进了Internet的发展。

1989年3月,EIDE标准确立,可以支持超过528MB的硬盘,能达到33.3MB/s的传输速度,并被许多CD-ROM所采用。

1989年4月10日,80486DX发布。该处理器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其后继型号的时钟频率达到100MHz。

1989年11月,SoundBlasterCard(声卡)发布。

1990年5月22日,微软发布Windows3.0,兼容MS-DOS模式。

1990年11月,第一代MPC(多媒体个人电脑标准)发布。该标准要求处理器至少为80286/12MHz(后来增加到80386SX/16MHz)及一个光驱,至少150KB/sec的传输率。

1991年,ISA标准发布。

1991年6月,MS-DOS5.0和PC-DOS5.0发布。为了促进OS/2的发展,BillGates说DOS5.0是DOS终结者,今后将不再花精力于此。该版本突破了640KB的基本内存限制。这个版本也标志着微软与IBM在DOS上合作的终结。

1992年。WindowsNT发布,可寻址2GB内存。

1992年4月,Windows3.1发布。

1993年,Internet开始商业化运行。

1993年,经典游戏Doom发布。

1993年3月22日,Pentium发布,该处理器集成了300多万个晶体管、早期版本的核心频率为60~66MHz、每秒钟执行1亿条指令。

1993年5月,MPC标准2发布,要求CD-ROM传输率达到300KB/s,在320?240的窗口中每秒播放15帧图像。

1994年3月7日,Intel发布90~100MHzPentium处理器。

1994年,Netscape1.0浏览器发布。

1994年,著名的即时战略游戏Command&Conquer(命令与征服)发布。

1995年3月27日,Intel发布120MHz的Pentium处理器。

1995年6月1日,Intel发布133MHz的Pentium处理器。

1995年8月23日,纯32位的多任务操作系统Windows95发布。该操作系统大大不同于以前的版本,完全脱离MS-DOS,但为照顾用户习惯还保留了DOS模式。Windows95取得了巨大成功。

1995年11月1日,PentiumPro发布,主频可达200MHz、每秒可执行4.4亿条指令、集成了550万个晶体管。

1995年12月,Netscape发布其JavaScript。

1996年1月,NetscapeNavigator2.0发布。这是第一个支持JavaScript的浏览器。

1996年1月4日,Intel发布150~166MHz的Pentium处理器,集成了310~330万个晶体管。

1996年,Windows95OSR2发布,修正了部分BUG,扩充了部分功能。

1997年,HeftAuto、Quake2和BladeRunner等著名游戏软件发布,并带动3D图形加速卡迅速崛起。

1997年1月8日,Intel发布PentiumMMXCPU,处理器的游戏和多媒体功能得到增强。

1997年4月,IBM的深蓝(DeepBlue)计算机战胜人类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

1997年5月7日,Intel发布PentiumⅡ,增加了更多的指令和Cache。

1997年6月2日,Intel发布233MHzPentiumMMX。

电脑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兄弟,在Windows时代之前就已有很多操作系统了。冯·诺依曼确定计算机的基础构架后,真正意义的现代操作系统才得以开始研发,但并不是只有微软一家在开发操作系统,微软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得以站稳脚跟的。

下面转给你权威答案:

早期操作系统

TRS-DOS,ROM OS's

TI99-4

Commodore PET,64,和 VIC-20,

第一套IBM-PC

苹果电脑

Sinclair Micro和QnX等

非Unix商业操作系统

CPM操作系统

MP/M-80

UCSD P-system

Mini-FLEX

SSB-DOS

CP/M-86

DR-DOS

FreeDOS

MS-DOS

PC-DOS

Mach 由卡纳尼基梅隆大学研究

L4微内核 第二代微内核

CHORUS

Choices

Multics

OS-9

NSJ

Netware:一种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

Unix及类似系统

A/UX(Apple UNIX)

Unix

微软Xenix

ChorusOS

Cromix

UNIflex

OS-9

IBM的AIX

BSD

FreeBSD

NetBSD

OpenBSD

DragonFly BSD

PC-BSD

Digital UNIX,即之后康柏Tru64

DNIX

HP的HP-UX

GNU/Hurd

SGI的IRIX

Inferno

Linux(或称GNU/Linux)

Mac OS X

MenuetOS

Minix

OSF/1

Plan9

SCO的SCO UNIX

Sun的SunOS,即之后的Solaris

System V

Ultrix

UniCOS

麒麟操作系统(Kylin),由国防科技大学、中软公司、联想公司、浪潮公司和民族恒星公司五家单位合作研制的服务器操作系统

OS/390

z/OS

Syllable

其他

Acorn

Arthur

ARX

RISC OS

RISCiX

Amiga

AmigaOS

Atari ST

TOS

MultiTOS

MiNT

苹果电脑(Apple/Macintosh)

Apple DOS

ProDOS

Mac OS

Mac OS X

pink OS

BeOS

A/UX

Be

BeOS

BeIA

Digital/康柏(Compaq)

AIS

OS-8

RSTS/E

RSX-11

RT-11

TOPS-10

TOPS-20

VMS(后更名为OpenVMS)

IBM

OS/2

AIX

OS/400

OS/390

VM/CMS

DOS/VSE

VSE/SP

VSE/ESA

OS/360

MFT

MVT

SVS

MVS

TPF

ALCS

z/OS

PC-DOS

pink OS

微软(Microsoft)

MS-DOS

Xenix

Microsoft Bob

基于MS-DOS操作系统的Windows

Windows 1.0

Windows 2.0

Windows 3.1

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ME

Windows NT

Windows NT 3.5

Windows NT 4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Windows XP SP1

Windows XP SP2

Windows XP SP3

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

Windows XP Home Edition

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

Windows Server 2003

Windows Server 2003 64-bit Edition

Windows Vista

Windows Vista SP1

Windows Vista Home Basic

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

Windows Vista Business

Windows Vista Ultimate

Windows Vista Enterprise

Windows Vista Starter

Windows Server 2008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Web x86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Web x64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Standard x86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Standard x64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Enterprise x86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Enterprise x64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Datacenter x86

Windows Server "Longhorn" Datacenter x64

Novell

NetWare

Unixware

SUSE Linux

NeXT

NEXTSTEP(即之后的Mac OS X)

Plan 9

Inferno

Prime Computer

Primos

西门子

BS2000 - 用于西门子公司的大型主机。

SINIX(也称Reliant UNIX) - 用于西门子公司的UNIX电脑系统。

个人电子助理(PDA)操作系统

Palm OS

Pocket PC

EPOC

Microsoft Windows CE

Linux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Windows Mobile系列

Embedded Linux由Montavista创造,在Motorola's A760,E680等机型上使用

Mobilinux由Montavista创造

Symbian OS系列

其他操作系统

动态可扩展操作系统

MIT的Exo Kernel

华盛顿大学的 SPIN

哈佛大学的 VINO

illinois大学的Choices

ReactOS

电脑(computer,又称计算机)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被称为“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电脑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具有进行数值计算、逻辑计算和存储记忆等多项功能。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

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包括:机箱(电源、硬盘、磁盘、内存、主板、CPU-中央处理器、CPU风扇、光驱、声卡、网卡、显卡)、显示器、UPS(不间断电源供应系统)、键盘、鼠标等等(另可配有耳机、麦克风、音箱、打印机、摄像头等)。家用电脑一般主板都有板载声卡、网卡。部分主板装有集成显卡。

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应用软件中电脑行业的管理软件,IT电脑行业的发展必备利器,电脑行业的erp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