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从起源到影响力

2.军事指挥控制系统的构成有哪些?

3.什么系统是现代作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军事信息系统是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神经网

4.在军事上电脑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军事部门电脑系统_部队的电脑系统

据《世界报》网站5月3日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对这方面的安全建议置之不理,在一些关键系统中竟然仍在使用早已过时的Windows 95和Windows 98系统。

美国国防部能源、设备和环境事务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五角大楼大约75%的控制系统电脑仍在运行Windows XP、Windows 98甚至Windows 95等早已失去技术支持的“古老”操作系统。而这一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五角大楼,另外15个国防部下属的军事设施也存在这一安全隐患。

报道称,由于微软公司已不再为这些操作系统提供官方更新服务,具备一定电脑技能的人就有机会侵入美国政府最重要部门的电脑系统。然而,幸好这些使用陈旧系统的电脑并未接入互联网,目前想要侵入这些系统,只有一种可能,即潜入五角大楼,亲自操作这些电脑,进入其封闭的内部网络,这样做显然难度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如果这些电脑通过互联网连接到美国政府其他机构的系统,它们将很容易受到外部攻击。

而相关的负责人则表示,美国国防部正在和微软合作,将五角大楼的电脑操作系统升级至最新的Windows 10,预计今年秋季将完成向新操作系统的升级。

计算机:从起源到影响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广泛深入,信息化战争成为现代战争的基本形态,信息化军队成为军队建设的基本形态,基于作战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成为我军的战略选择。

强军必须兴训,兴训贵在创新,改革重在突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作为和平时期军队建设基本实践的军事训练如何进一步拓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战略课题。尤其是在长时间缺乏实战检验和国家安全形势错综复杂、战争威胁严重存在的情况下,我军只有勇于投身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这一开拓性的伟大军事实践,才能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打造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深刻认识训练演变客观规律

■科学把握训练转变时代方位

■信息化训练是发展的必然

随着军事训练作为战争“预实践”的功能不断增强,科学判定训练的时代方位越来越成为一个战略问题。好高骛远的超前设计,容易使训练脱离部队实际;而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安全需求的训练指导,则必然痛失宝贵战略机遇。准确判明和把握我军训练的阶段性,关系到我们能否把握国防和军队建设难得机遇,能否又好又快地提升军队战斗力,能否在激烈的世界军事竞争中争取主动。

●信息科技主导训练创新发展

科学技术从来都是国家军事实力发展的首要推动力。如果说,冷、热兵器时代,科技还更多作用于武器本身;那么,机械化战争年代,科技则不仅把物理能量最大化带入战争,还在某种程度上延伸、强化了人的作战能力。然而这一切,都无法与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相提并论,其对军事训练的带动作用,从未像今天这样具有决定性意义。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战斗力生成模式,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战斗力的关键性物质因素,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天然具有的渗透性、联通性和融合性,已使军队战斗力的生成机理和基本形态,具有了主导性、突变性甚至革命性的深刻变革。在这一大趋势面前,依然沉浸于机械化条件下训练的渐进性和长期性,看不清信息技术和信息能力所带来的突变性甚至革命性推动作用,只会因彷徨徘徊导致战略机遇的痛失。

近年来,我军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官兵信息意识和观念不断增强,相当一些部队已初步具备开展信息化条件下训练的基础条件。这种情况下,特别应当在训练中最大限度地拓展信息技术这个战斗力的关键因素,有效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最大限度地开发、引进信息资源,为训练内容、方法、手段和管理注入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地挖掘、提升科技对训练的贡献率,促进训练向科技密集型和质量效能型飞跃,实现我军训练的信息化转型。

●作战需求强制牵引训练状态转换

以昨天的作战经验指导今天的训练,曾使军队训练实践始终处于“向后看”的窘境,酿成战争史上众多不堪回首的惨痛教训。法军在一战中采用阵地消耗战,于凡尔登一地尽耗德军主力,最终战胜了德军。一时间,阵地防御战成为法军主流作战和训练样式,导致其对战斗机、坦克等机械化武器装备成军所蕴藏的巨大战争潜能熟视无睹,热衷以举国之力拼凑各种“防线”。结果,二战德军一番“闪击战”,就使法国6周内上演了军败国亡的悲剧。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军事训练已不再由战争“被动牵引”,而越来越多担负起未来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设计”和“验证”任务。面对这一跨越性的军事发展趋势,训练的作用正沿着信息化战争发展方向革命性跃升。因此,无论直面现实还是着眼未来,我们既然已经确立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战略目标;既然已经看清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客观需要;既然已经认定信息化条件下训练是我军训练发展的时代主题,就应该勇于吹响信息化条件下训练进军号,毫不犹豫、只争朝夕地把部队信息化建设探索成果集成、转化为现实战斗力,切实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提高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在未来信息化作战需求牵引下,当前训练状态的革命性转换,既是趋势性的,又是现实的;既是强制性的,又必须是自觉的。这是因为,以机械化训练打造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困难是难以想象的。

●以训练转变推动军队整体改革

近年军队建设实践突出表明,军事训练既是军队和平时期的基本实践,也是重要的治军方略和管理方式。充分发挥训练的中心作用,能够实现部队战斗力较快提升,促进部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

从这一层面思考训练状态转换,拓展信息化条件下训练不仅能够深化军事训练转变,把部队建设各项成果尽快融合、转化为现实战斗力,也可以对部队全面建设发挥重要的辐射、牵引和推动作用。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军队建设成果难以直接接受战争实践检验。如何使军事训练比较真实地“代表”战争实践,对各项建设成果行使“检验”职能,就成为新时期指导和加强军队全面建设的紧迫课题。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条件下训练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促进作用,通过有效的训练创新发展军事理论、检验完善作战方案、优化部队体制编制、促进武器装备研发和培育官兵战斗精神,这是打造我军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必须,也是部队全面建设迈向信息时代的强烈需求。

按照唯物论的基本原理,符合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国防意识和军队建设思路、军队体制编制和建设机制,较难产生于机械化、半机械化条件下训练和军队建设实践,而只能在信息化条件下训练和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锻造形成。必须清醒看到,我军当前进行复合式跨越发展的要义,其实更在于以信息化主导、带动并改造机械化建设,在于以信息化观念、思维和思路,推进部队全面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不仅决定部队明天的战斗力,也决定着我军全面建设的未来。

■核心是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关键是创新信息化训练模式

■按战斗力生成机理创新训练模式

训练模式是指从训练实践中总结、提升,用以规范、指导训练组织实施的基本方式。创新训练模式,提高训练效能,历来都是训练改革的不懈追求。从这一角度研究,我们当前深化训练转变的核心,就是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而拓展信息化条件下训练的关键,又在于创新发展信息化训练模式。这是科学生成信息化战斗力的革命性创造,也是训练领域能动的深刻实践。

●训练模式创新是改革的突破口

纵观我军训练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训练改革,都是以训练模式创新为突破口的。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革命战争年代训练的主要特点,训练模式是“以战代训”,强调作战实践对训练的直接牵引。新中国成立以后,革命化建设、正规化训练、应急备战成为我军建设主要实践,训练模式是“建训互促”,强调由“在战争中学习打仗”向“在训练中学习打仗”转变。改革开放的较长时期里,我军强调把训练提高到战略位置,先进行技术战术基础训练,通过由基础到应用、由分练到合练、由低级到高级的合成训练模式,逐级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新世纪新阶段,信息化战争形态根本改变了传统战斗力生成模式,必然要求训练采用不同于机械化、半机械化时期的训练模式。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新训练模式的灵魂。

我军的训练发展表明,训练模式不仅反映训练对军队作战和建设的适应程度,还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训练诸要素乃至整个系统、体系的发展方向。当前,只有创新发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模式,回答和解决好信息化条件下“训什么”、“怎么训”的问题,才能切实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向信息化转变。

●创新训练模式的必由路径

创新训练模式的基本途径,是按照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生成机理,推动我军组训体系、内容标准体系、方法体系、保障体系、管理体系以及训练环境的全面优化和改革。这既是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不可或缺的环节,更是实现战斗力诸要素组合方式变革的原动力。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构成信息化训练模式的诸要素,经由创新发展实现一定程度的量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就必然发生质变。在训练模式创新路径上,组训体系改革应解决部队、院校和训练机构,对信息化战斗力生成各阶段的形成和衔接;训练内容调整主要解决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质量和标准问题;训练方法创新的重点,是如何发挥联合训练对各军兵种、各层次训练的引领作用,走开各作战单元、作战要素和跨军兵种集成训练的方法路子;训练保障的完善,在于建立开放共享的训练保障模式,解决战斗力生成的持续和长效;训练管理的规范,则强调精确性训练监管,依法调控、管理训练,确保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实现。

●训练模式应适应战斗力生成模式

按照关于军事训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总部近年指导各种不同类型的部队大胆探索,已初步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模式雏形。这就是以联合训练为背景,依托信息网络平台,以集成训练为途径,按照单装抓精准、单元抓合成、要素抓联动、体系抓融合的方法,最终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这一训练模式雏形的核心是改革训练内容,以创新联合训练体系引领诸军兵种训练内容改革,按照信息化条件下联合军事行动需求、信息流向、网络体系结构和战斗力生成规律内在要求,先作战单元、作战要素、作战体系集成训练,后全系统全体系联合训练,实现各单元、各要素、各体系在作战效能上的有机融合。这一新的训练模式,完全不同于以往“师傅带徒弟”和“小作坊”、“小生产”等相对封闭分散的训练样式,正在不断形成并展开一幅以体系集成为主轴的“标准化”、“系统化”、“大生产”式的训练新画卷。而这种同时兼有“流水线式”“大工业生产”和“集约式”“标准加工”优势的训练模式雏形,在我军一些军兵种部队训练中其实已具有一定基础,关键在于如何以信息主导实现体系化和模式化,如何按信息流程谋求更大体系范畴的“联合”与“融合”。

■破解制约训练发展瓶颈难题

■探索我军特色兴训强军之路

■从源头上解决结构性矛盾

我军训练领域长期存在、反复出现的观念滞后、机构臃肿、职能交叉、训考不分等深层次矛盾,与新的训练模式不相适应,严重制约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形成。如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突破原有生产关系,信息化训练模式生成的“新质”战斗力,也必然强制性地变革传统训练体系,从源头上解决训练领域的结构性矛盾。

●呼唤信息化训练新观念

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军事训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战斗力标准,坚持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军队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是部队的中心工作,也是重要治军方略和管理模式的战略指导,以信息化条件下训练为重要切入点,科学解决部队建设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从基于安全威胁、基于作战任务的被动训练指导,向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为核心的多样化军事能力,主动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全面履行使命任务的观念转变。全面拓展军事训练本质内涵,切实增强军队信息化作战能力,满足国家发展和利益拓展需求,发挥军事训练战略威慑功能,切实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战略效益。

以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根本着力点。以拓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引领深化训练转变实践,支撑持续兴起的训练新热潮。联战必须联训。聚焦联合训练这个我军战斗力生长链条最关键、也最薄弱的环节,突出指挥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聚合各类作战单元、各项作战要素、各种作战系统,有效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训练效益始终应是衡量训练质量的重要标准,反对偏重“产出”而忽略成本。既应对训练改革方案充分论证和试验,又应对训练实践实施严格成本核算,避免“歧路”建设和铺张浪费,杜绝演习“演戏”和各种形式主义。

紧密跟踪世界军事领域最新进展,客观认识我军与外军训练差距。既反对闭关锁军、拒绝学习,也不盲目崇外、照搬照套,立足我国和我军实际,走出具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路子。

●构建信息化条件下训练体系

拓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迫切需要健全完善训练法规制度,创新优化训练机制。强化指导,完善训练法规制度。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传统训练中,各级训练规定、文件竞相推出,过于零散甚至相互抵触。应按有效信息需求,加强综合性立法,保证训练法规的科学性与统一性。应加快制定训练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联合训练规定等职能性规章,为规范其他层次和专项训练规章提供遵循。

理顺职能,改革训练管理机构。机械化条件下训练管理机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缺乏顶层设计、横向协调困难、资源浪费严重等。必须优化机构设置,按照规划、执行、监察和保障等基本要素,将多个训练管理部门统一合并调整为相应的综合性训练管理部门。必须区分管理层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能搞成“一锅粥”,浪费资源又抑制活力。必须突出职能重点,部队在总部统一筹划下,以使命课题为牵引,重点开展集成式联合训练。联合训练可由主战军兵种主导组织,也可由诸军兵种联合组织,把情报信息、指挥控制、联合打击、全维防护、综合保障等重点要素提取出来,进行跨军兵种集成训练或多要素融合训练。

效益优先,规范训练运行机制。按照信息化条件下训练流程需要,规范训练路径,构建决策、执行、评估一体的纵横训练网络,切实提高训练信息采集、传输及反馈速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确保上下衔接、横向协调、整体一致。

战训一体,缩短平战转换时限。将作战指挥与训练管理合并成“功能顺畅”的作训实体,平时研究作战方案、筹划战场建设和组织领导军兵种建设、训练,战时直接组织指挥联合作战行动,既有利于强化作战指挥能力,也有利于平时联建、联训,强化各层级指挥机构的平战转换效能。

●切实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

把实战化对抗训练作为检验部队战斗力的尺度。实战打赢始终是推进训练创新的“根”和“魂”。 应围绕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为核心的多样化军事能力,改革训练考核办法,建立符合实战要求的训练标准和考评机制,以考促训、以考促建、以考促战,使实战化对抗训练真正成为提升训练质量和推动训练发展的强力杠杆。

把训练等级评定作为衡量部队训练水平的标准。应以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标准,创新训练评估体系,确立以能力为基点、量化为支撑、评估为手段的训练考评理念,构建各层次、多类别训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强化质量评估在训练中的评价、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

把训练成绩作为奖惩升降的依据。应建立健全训练奖惩机制,把训练成绩和军事素质纳入考核任用体系,与个人进步挂钩,强化训练动力,带动训练质量效益的提高。

■构建信息化训练需求环境

■打磨信息化作战实战能力

■大力营造信息化训练大环境

作为军事训练五大要素之一的训练环境,在机械化条件下训练中曾始终被置于次要地位。随着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和信息化战场环境日益复杂,传统训练环境已严重制约信息化训练的展开、训练内容的确定、训练方法的选择和训练目标的实现。

●由基于场地向基于环境转变

机械化条件下训练,重在提高以火力、机动力、防护力为主的作战能力,训练保障重点放在与之相适应的场地上。信息化条件下训练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训练重点拓展为提高情报获取、信息传输、指挥控制、电子对抗、快速机动、精确打击、全维防护和综合保障能力。以往基于场地的机械化训练保障,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化水平不高、功能相对单一和环境要素构设不全等局限性。必须尽快实现由基于场地保障向基于环境构设的观念转变,科学构建信息化训练环境,为信息化条件下训练提供有效依托,为提高信息化训练质量提供坚实基础,最大限度满足未来作战环境的强制性要求,努力实现“仗在什么环境下打,兵就在什么环境下练”。

●以“三化”为基础建好硬环境

受各种因素制约,当前训练仍缺少要素齐全、贴近实战的硬环境,导致部分训练内容只能通过简化或弱化背景条件、降低难度或强度等方法组织实施,存在基础训练“走过场”、战术训练“跑龙套”、指挥训练“空对空”等问题,与实战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必须以基地化、网络化、模拟化为基础,加快信息化条件下训练硬环境建设,通过信息化改造和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使“三化”有机融合,构建异地分布、功能一体、多场联动、开放共享的训练硬环境体系,为各类复杂环境的构建提供平台和框架;必须针对各种作战环境,分类构建实体战场环境、多维侦察环境、复杂电磁环境、实兵交战环境、政战心理环境、网络攻防环境、水文气象环境、核生化环境等数据库,根据训练对象、训练内容、训练难度需要,灵活构设或自动生成不同复杂程度的训练环境;必须使各类环境构建系统与训练基地的数据信息采集、演播显示集控、导调指挥作业、对抗交战裁决、作战能力评估等融为一体;必须研究各类环境对作战的影响并建立数学模型,综合运用多种仿真、模拟方法,使受训者能够全方位“进入”逼真战场环境。

●以战斗精神为主线营造软环境

信息时代,多元化价值观念冲击奉献牺牲的价值追求,多层次道德评价模糊尚武精神的时代内涵,多品位文化生活干扰军营文化的主旋律,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冲击训练动力。信息化条件下,思想能动因素仍是练兵动力的本源所在,应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强化以战斗精神为主线、以军营文化为背景的“软”环境营造,为军事训练提供强大内在动力。应强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营造尚武精艺的浓烈氛围,激励军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应努力克服社会消极因素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强化部队凝聚力。部队战斗精神的强弱,当前还突出表现在要不要、能不能开展信息化条件下训练这一焦点问题上。满足在训练转变的口号下“等靠要”,消极作为甚至无所作为,以信息化条件不具备为理由,不愿积极投身更为艰难、艰险的信息化条件下训练。这样的精神状态,不仅严重影响信息化条件下训练的拓展,也严重影响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置身风云激荡的国际战略环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家安全威胁,肩负党和人民的殷殷重托,每一个当代军人、每一支部队,只能奋发进取,勇敢投身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伟大实践,打造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为国家民族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新贡献。

军事指挥控制系统的构成有哪些?

计算机,又称电脑,自问世以来,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本文将从计算机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力三个方面,为您介绍计算机的知识。

硬件和软件的组成

计算机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智能电子设备。它不仅可以进行高速数值计算,还可以进行逻辑计算,并拥有存储记忆功能。

计算机的发明者

计算机的发明者是约翰?冯?诺依曼,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他的贡献不仅在军事和科研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的技术进步。

计算机的影响力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它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无论是在学校、企事业单位,还是寻常百姓家,计算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系统是现代作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军事信息系统是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神经网

1、信息收集分系统?由配置在地面、海上、空中、外层空间的各种侦察设备,如侦察卫星、侦察飞机、雷达、声纳、遥感器等组成。它能及时地收集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作战行动及战场地形、气象等情况,为指挥员定下决心提供实时、准确的情报。

2、信息传输分系统

主要由传递信息的各种信道、交换设备和通信终端等组成。这几部分构成具有多种功能的通信网,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地传输各种信息。可以说通信自动化是作战指挥自动化的基础,没有发达的通信网,就不可能实现作战指挥自动化。

3、决策监控分系统

主要用于辅助指挥人员作出决策、下达命令、实施指挥。在作战过程中,指挥员可随时针对不同的情况,通过决策监控分系统输入指令。此外,决策监控分系统还可用来改变指挥信息系统的工作状态并监视其运行情况。

4、执行分系统

既可以是执行命令的部队的指挥信息系统,也可以是自动执行指令的装置,如导弹的制导装置、火炮的火控装置等。

扩展资料

美军战区指挥控制系统(GCCS-J)?

GCCS-J是美军战区指挥控制系统,其是美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的核心,是实施联合作战的基础,是战区进行作战计划、辅助分析、联合作战指挥和筹划的基本工具。

海湾战争中,美军发现其全球军事指挥系统存在纵向层极过多、横向互联互通不足、敌我识别能力较差等问题。1995年,美国防部将这个发展了近40年的系统进行大规模更新,并更名为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

GCCS-J包括软件、硬件、程序、标准和接口,该系统为参联会(CINC)、国防部长(SECDEF)、国家军事指挥中心(NMCC)、战场指挥官(CDR)、联合部队指挥官和军种部队指挥官提供强大、无缝连接的指挥控制功能。

在军事上电脑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军事通信系统是现代作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军事信息系统是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神经网。

军事通信是指军队中进行的通信手段。军事通信包含内容多,且一直在不断发展中,是军事行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军事通信是军队为实施指挥,运用通信工具或其他方法进行的信息传递。它是保障军队指挥的基本手段。为完成军事通信任务而建立的通信系统是军队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战斗力的要素之一。

对军事通信的基本要求是: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现代战争广泛应用高技术兵器,作战空间广阔,部队高度机动,作战样式转换频繁,战机稍纵即逝,军事信息量大,电子斗争激烈,从而增加了军队指挥对军事通信的依赖性和完成军事通信任务的艰巨性。

军事通信 分为无线电通信、有线电通信、光通信、运动通信和简易信号通信。无线电通信建立迅速,受地理条件的影响小,能与运动中的、方位不明的以及被敌人分割或被自然障碍阻隔的部队、分队建立通信联络。

它广泛应用于地面、航空、航海、宇宙航行通信中,是保障现代作战指挥的主要通信手段。无线电信号易被敌方截获、测向和干扰,运用时,须从组织和技术方面采取措施。

在军事上,导弹的发射及飞行轨道的计算控制、先进防空系统等现代化军事设施通常都是由电脑控制的大系统其中包括雷达、地面设施、海上装备等。现代的航空、航天技术发展,例如超音速飞行器的设计,人造卫星与运载火箭轨道计算更是离不开电脑。